改版中

文章
  • 文章
搜索

    为了人类,人必须有对科学的研究,并且对科学做出定义!

首页 >> 资料库 >>中国经济 >> 人民日报刊文:无论如何改革,国企地位必须“理直气壮”地守住
详细内容

人民日报刊文:无论如何改革,国企地位必须“理直气壮”地守住

时间:2017-02-19     【转载】   来自:人民日报

共和国长子,须有大战略、大思维、大视野,学会观大势、谋大事、做大事

最近,国企改革的推进力度不断增强。国资委先后深入上海、山东、重庆等5个具有代表性的国企改革地区进行追踪调研,地方国企的“范本”将为国企改革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对于国有企业向何处去,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要避免市场的盲目性。《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已近一年,可以清晰地看出,以董事会职权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部分重要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以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手段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最重要的三个内容。在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国企改革正在为稳定经济增长、提高企业效率、增强经济活力而贡献力量。

中国发展到今天,国企的使命比过去更加重要。中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国企的“企业”属性决定了其作为一般经济主体的身份,按照企业规则参与市场竞争,而“国有”属性决定了其超越一般企业的范畴,在实质上作为政府职能的某种延伸,必须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无论如何改革,这一地位必须“理直气壮”地守住,并且随着国家经济体量的增长进一步做大做强。

国企的重要使命不仅在于守住基本,更在于开拓进取。市场的需求千变万化、一日千里,同时面对民众购买力的提高、消费层次的提升,我们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尚无法满足。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的就是生产远远不能满足或匹配市场需求的转型压力。问题出在供给侧,而作为供给侧的重头,国企当仁不让。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关键在于通过创新,提高要素生产率。国企集中创新资源的能力强,基础性研发实力雄厚,在培养工匠型人才等方面也有体制上的优势,最应该致力于创新驱动,为经济提供弯道超车的动力。未来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既要看高铁、核电等国之重器,也要精耕细作,生产出满足老百姓(49.960, 0.01, 0.02%)新需求的电饭锅、马桶盖。同时,钢铁、煤炭、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产能过剩行业也集中在国企。国企的结构性调整,最能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国企改革的另一个使命,则是解决西方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的问题,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近些年,即使是一些“经济自由化”盛行的西方国家,同样越来越重视国有企业的作用。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英国、德国对金融投资、房地产业的一批公司实施了国有化措施,虽然当时主要是为了维护市场稳定,但实际上,在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下,行政手段也有无法有效干预经济的情况,因此他们很需要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反观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进行的国企私有化,不但没有实现预期收益,反而瓦解了原有的工业体系,削弱了国力,这也是近年来俄罗斯等国家提出再国有化的原因。中国当前在交通、军工、环保、金融等很多领域,还有巨量的基础建设和升级需求,这些投资追求的都是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收益目标,并且收益并不局限于国企自身,主要是面向国家整体。在任何国家,依靠倾向于短期获利的市场经济体,很难推动这样的大项目,而国企在这方面的优势有目共睹,可以弥补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短板。

共和国长子,须有大战略、大思维、大视野,学会观大势、谋大事、做大事。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才能让国企真正发挥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为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指数室主任)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小明
职位:站长
联系方式:18616026287
手机:18616026287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