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中

文章
  • 文章
搜索

    为了人类,人必须有对科学的研究,并且对科学做出定义!

首页 >> 曦朗文库 >>基础研究 >> 人的需要——三维结构理论
详细内容

人的需要——三维结构理论

李 明

上海曦朗管理咨询公司 

kailuzhe2010@vip.163.com

 摘要:人性是社会研究的基础。离开对人性和人性需要的研究,去研究政治、经济、社会是十分可笑的,所以,以目前世界的状况,从根本上就无法使管理符合实际,更不可能使国家的管理达科学状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人类是一大贡献,对一般的组织管理已影响了半个世纪,但这一假说仅描述了人的一种“自我需要”,无法全面诠释人的行为,为此,经不断探索,先后有“觉悟需要”和“对社会的需要”另二大类型需要发现,它们也都各有五个层次,由以上构筑了一个人性需要的三维结构理论。  

 关键词:自我需要,觉悟需要,对社会的需要,国家管理,国家管理科学

序:

 笔者始终认为,国家的管理当进入一个科学时代,再不能依靠各种悬在半空的思想、主义,更不能靠权术,或凭着想象拍脑袋,只能靠与管理直接相关的行为科学、系统科学、领导科学、管理科学等进行研究。  

 国家管理,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人,依靠的也是人,如果我们对人,人的需要,人的本性都不了解,就很难对人的行为做出判断,更无法使管理符合科学的要求。以上是社会研究的基础,为使社会的研究贴近实际,以上应是人的一种目的清晰的自觉与主动。

 需要是人自身内在的一种下意识的存在,这种存在会自动支配人的行为,对人的行为起着方向性的作用。不论是何种需要,不但影响着人的动机和行为,且会影响社会,最后会决定社会前进与发展的状况。

 1983年3月,一篇《人的需要——二维结构理论》,在中国行为科学学会筹备会暨第二次学术年会上,做了一个时间最长的特别发言,引起轰动,这是一个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需要”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由此,从“二维”又变成了“三维”。

 何为三维结构理论?

 “三维”是指人有三种不同类别的需要。

 第一种类别指的是马斯洛列出的那些源于人自身的纯个人需要,为便于区分,笔者将它称之为“自我需要”。

 第二种类别主要源于他人和社会,这类需要较为复杂,有正负两面,处正面状态,是一种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作为自己需要的需要,表现是一种觉悟,我将它定名为“觉悟需要”;处负面状态,情况相反,经常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

 第三种类别的需要是人对社会的需要,主要的行为表现是人为维护自我需要派生出来的对社会的诉求,与社会直接相连,我将它直呼为“对社会的需要”。

 以上三类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都会成为人行为的动机,并伴随人的一生,左右着人的行为。以还原论,如果说人性需要是人性分子,以上所述则是原子,再向下则是构成人性的粒子。

 下面先分别介绍一下以上三种不同类别的需要,然后再做整理。

一、自我需要

 (一)简述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所讲的内容,我将它归结为人的自我需要。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在我的表述中,除了对第三个层次社交需要有所不同以外,与马斯洛的叙述基本一致。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如下:

 图1、

blob.png

 1、生理需要。是人生存的基础,如吃、穿、住、行、性等需求。

 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医疗等各种保险和退休金等。

 3、归宿需要。马斯洛对这一层次需要的阐述,主要理解是: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等,即:有一种群体的归属感,因而将这一层次的需要归结并称之为社交需要。而我认为人这一层次的需要内容更为广泛,包括马斯洛所讲的内容,另还有情趣、爱好等,如:女孩子喜爱漂亮,男孩子喜爱运动,有的人喜欢栽花养草,有的人喜欢收藏、购物,或学习、上网、旅游、探险等,以上都是情感、情趣等人性归宿,因而还是将之称为归宿更为适宜。

 人在这一层次的需要最为丰富多彩,当人的生理、安全需要有了基本的满足以后,人生的情趣会有千万种不同表现。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其核心是人权、人格和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的感到很有意义。

 (二)特点

 本文重点是对“三维理论”架构的阐述,内在的详细内容不准备做过多叙述,下面仅抽出一些主要内容,以便向社会延伸做进一步研究。 

 1、该类需要是一种发自人自身内在的、下意识的“自我”需要。其中生理,安全,归宿等需要具有一种原始的生物属性,自我实现需要则具有更多的社会属性,是后天的结果,是人有别于一般动物的一种特有需要。与生理,安全等需要相反,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经理性思维,形成意识,后逐渐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存在。该需要是人的成熟标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居于这一层次,或有着这方面的强烈意识,属诸多需要中的特殊需要。  

 2、对于一般的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也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3、以上五种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按照他们的重要程度和发生顺序,由低级的需要开始向上发展到高级的需要,呈阶梯状。生理需要处需要层次的底端,为最基本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为高级需要。

 图2、

blob.png

 4、一般而言,在低层次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才能发展到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按重要程度人首先需要满足的是生存的需要,依此上行,只有在生存、安全等最基本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以后,较高层次需要的强度才能逐渐上升到较重要的位置。

 图3-6

blob.png

 5、高层次需要得到发展,低层次需要依然存在,只是对行为的影响作用降低。

 6、关于需要重心和需要幅度。

 在日常中,人有很多需要,但也不可能什么都需要,略有刺激就能引起关注的需要,是一个人的需要重心,在有中度刺激就能有情绪波动的需要(注意,是思想和情绪的波动,不是实际行为的产生)与需要重心之间的跨度,是人的需要幅度。

 图7、

blob.png

 7、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发人行为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8、人行为的产生,除了需要动机以外,外部条件——外部刺激也很重要。例如:一个喜欢逛街的女人,看见一件漂亮的衣服,越看越爱,在这种刺激下引起购买的欲望,其实她已经拥有很多,多的已到了成为负担,但仍被吸引而产生了购买的行为。

 9、 外部条件不变时,内在需要是一个人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

 (三)相关解读

 1、关于生理需要

 对这一层次的需要定义是:一种维持生存必须满足的最基本需要,是刚性需要,包括吃、穿、住、行等。我们要区别一些状况,现实社会主宰人行为貌似这种需要的一些需要,实际并不一定是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而是一种心理追求,如吃的更有品味,住的更为舒适乃至豪华等,上面所讲的购物女人就属于这类,实际它来源于第三层次的需要——归宿的需要。

 当人的生理需要在社会上真正处刚性状态时,那这个社会或这一族群离生存危机就不远了,这时需要有人类和政府的极度关注。

 2、民生需求与时代变化和社会公平

 现实世界,民生是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民生需要主要集中在与生理、安全、归属需要的有关方面,但对于国家的管理有两个问题需仔细辨别:

 (1)需要的标准与时代息息相关。人的这类需要是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个国家贫穷落后,从未有过医疗保险,这个国家的人或也从未有过这方面的想法,因而,在这一情况下,一般也不会因没有这一制度而引起不满;而对一个高福利国家则可能相反,只要较过去略有倒退,即可能会引起民众的极大不满。

 这一提示告诉管理者,水涨船高,勿以条件较过去改善,或较他国情况优越,本国的国民就一定会满意。

 (2)民生需要的满足,与人的另一大类需要——“对社会的需要”密切相关。人对生理或安全需要的满意与否,往往并非直接来自于这类需要本身,而是源于社会对实现满足这类需要的条件是否公平,它看似是民生问题,却与公平相关,有时甚至纯粹就是由公平决定的。

                   人对生理或安全需要的满意与否,往往并非直接来自于这类需要本身,

                   而是源于社会对实现满足这类需要的条件是否公平,它看似是民生问

                   题,却与公平相关,有时甚至纯粹就是由公平决定的。

blob.png

 3、关于归宿与尊严 

 归宿需要丰富多彩,只要人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人即会有对这类需要的自动追求,作为政权一般不需要给予刻意的关注,只要不侵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更不要去无端干涉。对以上,无为而治往往是最好的办法,这也是政权对人性尊重的一个表现。 

 当然,对归宿需要并非完全不需要指导,有些行为和习惯虽然对他人和社会没有危害,但对自身的健康、安全、责任和进取等却极为不利,因而需有以科学的引导。少数情况乃至需严厉管制,如吸毒等。 

 现实世界,许多国家不知道究竟应该去做些什么,当关注的不加关注,不该管的却在用心的在管,这样经常会使人性感到压抑,导致许多不和谐的事发生,尤其是一些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深重的国家。

 4、关于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区别其它所有动物的一个标志。该需要与人的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这样一种需要,更勿说需要的重心居于这一层次。在社会进程中,人类所有发明、创造和各种进步,无不靠人的高级需要来推动,因而,这类需要的满足对所有的国家都十分重要。

二、觉悟需要

 (一)最初的思考

 人的自我需要是人行为的动机来源,但人的行为并不仅是来自于自我需要,有时纯粹就是为了他人,与自身毫无干系。记得很久以前,那时我十几岁,几个小伙伴在一家影院门前看到有一个人突然瘫坐在地下,他求我们把他送回家,当时社会非常落后,没有出租车,我们几个就硬是背着他走了很远,将他送到了家里,这就纯粹是因为他人的需要。 

 行为科学引进中国以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立刻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但有一些人很快发现了他的不足,人的行为必然有动机的存在,但在他的理论中,却有很多行为没有办法解释。最明显的莫过于当时一些人拿雷锋说事,按行为动机理论,雷锋的许多行为其动机与马斯洛的叙述根本搭不上关系,他经常帮助一些陌生人,做了很多好事,其动机何在?还有人以甘地为例,其生命都可以不要,其动机又属于哪一类型?因而,人们在思考,人除了有马斯洛列举的那些需要以外,还应有其他类型的需要存在。 

 笔者在研究这一问题的过程,除了对社会的观察,将自己的行为也纳入进来进行研究。小学时,在放学的路上,我看见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掉了一个钱包,上前捡起后拼命的追赶,追了很远;工作后,我的一个同事,家庭孩子多,负担很重,但工作却非常出色,大约是1977年,全国搞百分之二职工升级,论工作,我绝对是所有人中最拔尖的一个,但考虑他的状况,主动提出自己不参加评比,推荐让该同事升级。

 为探索问题,很多景象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类似情况太多,经认真辨析,这些行为的动机并非来自自我,而是为了他人,是他人的需要在决定着我的行为。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思考,除了以上,我对我曾经工作的地方和国家都做出过许多额外的努力,仅举一例:毛时代曾炫耀中国既无内债,也无外债,1979年初,我针对国家的情况给财政部提了一份发行国债的建议,那时刚提出改革,这种建议仍属忌讳,甚至有可能会被认为是忤逆(与小岗村的冒险只差3个月的时间,小岗村的行为在80年才得到肯定),以当时状况写这样一份建议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国家,是一种将国家的需要当作自己需要的行为,是一种觉悟。     

 随着对人需要研究的步步深入,由此提出了觉悟需要的概念。为了与马斯洛所讲的需要进行区别,我将前者称为自我需要,为便于表达,分别用X和Y来表示,X1—— X5分别代表人自我需要中生理、安全等五个层次的需要,同时将觉悟需要也分成五个层次,分别以Y-1,Y0,Y1,Y2和Y3表示。

blob.png

 (二)简述

 1、基本需要。在觉悟需要中,有一个对人的基本需要的定义,所谓基本需要就是上面所谈的人的自我需要,与觉悟无关,所以用Y0表示。这种需要不但包含人自我需要中的所有需要,还包括后面所要讲到的另一大类需要。

 2、基本觉悟需要。在Y0的基础上向上移动一个层次是Y1,Y1代表人的一种觉悟,是一种以他人的需要为自己需要的需要。这里所讲的他人圈子很小,仅指与之关系十分密切的首属群体,一般指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和至爱亲朋等。像这类需要无需做过多解释,相信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略做思考都会发现,自己的许多行为都在受这类需要控制,就单个行为而言,有些行为可能纯粹就是为了这个群体中的某一个人,或是为了整个这样一个群体。

 Y1的需要具有明显的生物属性,是人的本能,代表人的一种基本觉悟。

 3、正义——高度觉悟需要。Y2是一种以社会群体和他人需要为自身需要的高级需要,来源于一种高度觉悟。为组织或个人所属的各类次级群体,或为与己不太相关的他人的需要,自觉、份外、乃至不计个人得失而表现出来的行为,这些行为其动机就由这种需要产生的。居Y2需要层次的人,一般具有公平、正义的心理品质和能够包容他人,乃至舍生取义的宽广情怀。

 Y2需要带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多经后天而形成,但该需要一旦形成,与其它的需要一样,同样能成为产生人行为动机的一种下意识的存在。

 4、博爱——极高觉悟需要。Y3表示的是人的一种极高觉悟。需要重心居该层次的人,除了具有居Y2需要层次的人的心理品质以外,一般来讲其眼界学识更为开阔,国家的需要,人类的需要会经常成为这类人行为的主宰。

 Y3需要,其行为表现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当所属群体和个人的需要与国家或人类的需要发生冲突时,总是能站在较公允的立场上看待问题,甚至于自觉、主动的以较小团体或个人的利益,服从于国家或整个人类的利益,行为的表现是理性和对天下的博爱。

 5、毁损——Y-1需要,极端的个人主义。Y-1代表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Y-1需要代号中的那一杠是个负号,经前面的叙述,人应已经能揣摩出它的意思。

 Y1、Y2、Y3谈的都是将他人,群体,国家和人类的需要作为自己需要的一种需要,行为动机都是为了他人,与舍己为人,舍己为公相反,有些人为了自我需要的满足,行为的表现却是对他人和群体利益的侵占和毁损。这一情况在过分强调自我,道德沦丧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这也是一种“觉悟”,但这种“觉悟”是为了自身需要,牺牲他人、集体、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利益为代价的,因而,用负号表示。

 (三)特点

 1、人性的差异。在人的觉悟需要中,从Y-1至Y1需要都具有明显的生物属性。人之初,人性并非一致。从对人婴幼儿的观察可以发现,有的婴幼儿为了自己的喜爱,会有抢夺别人东西的行为,但并非所有婴幼儿都是如此,随着年龄略有增长,一些婴幼儿还会有礼让、关爱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源于人的一种本能。

 也就是说,人生来本性就有差异。中国古代有性善论,性恶论,性不善不恶和有善有恶等各种说法,经观察,笔者赞同“有善有恶”的论述。有的人天生就带有侵略性,而有的人则较为善良、具有一定的爱心和包容性,如同人的智能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天生是有差别的。1470736800341742.png

 2、高级需要的形成。Y2,Y3二个需要层次是人社会属性的使然,是人走上社会以后,由人对世界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需要。与底层次需要的情况相反,这种需要一般都是先存在一种意识,而后来逐渐变为一种下意识的存在。

 例如:见儿童落水,有人瞬间做出反应奋不顾身的跳下水去进行抢救,就是觉悟需要达一定程度的一种下意识行为。对这类事件,事后往往有人会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其实他可能纯粹就是一种下意识行为。这种下意识反映了人的觉悟。

 3、觉悟需要的起点。人觉悟需要的起点最初总是站在Y0层次附近,以此为基础,在后天教育、社会环境和某些特殊情况的刺激下作上下移动。

 4、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觉悟需要,包括Y-1,Y0,Y1在内的所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的形成和变化,都受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中国近几十年的情况变化可明显看出这一状况,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普遍表现是“愚昧的善”,而后来人的普遍表现却是“狡诈的恶”。 

blob.png

 5、变化的规律。觉悟需要和自我需要属完全不同的需要类型,除了Y0,所有需要的变化,不具自我需要那种规律,即底层次需要的相对满足,较高一层次需要的强度就会自动上升等。它需要社会环境的教养和有意识的引导,另外,对居Y-1需要层次的人,还要有行为的管束。家庭和周边环境是决定一个人觉悟需要变化的直接因素,不过对于整个社会,人的觉悟水平,却是由政府行为和国民的整体意识等大环境决定的。

 6、关于需要幅度。人的觉悟需要与自我需要一样也有一个幅度,并非仅集中在某一层次上,只是某种需要的强度较高而已,其它层次的需要也存在其下意识之中。当然,距其需要重心越远,其下意识存在的强度也就越低。

blob.png

 7、外部刺激的作用。外部刺激会引发人行为的改变。一个对人际关系十分冷漠的人,可是当他人受突发事件遭重大伤害急需帮助时,也有可能会伸出援手;另一方面,若社会道德败坏,到处充满投机专营,欺诈、贪腐等行为横行,且不易受到惩处,即使一个原本觉悟程度很高的人,也可能会产生与己平时不相适宜的行为。

 8、觉悟需要的转变与固化。外部刺激产生动机,其行为反复得到鼓励,会使与之相关的内在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形成转变(或上或下),当这种意识在人的大脑中变成一种下意识的时候,这种下意识就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加思考的支配着人的行为。

 人觉悟需要若继续有所变化,仍需要有以上过程。

 9、极端狭隘的集体主义。在这里有必要讲一下觉悟需要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有的人在自己关心的圈子内,行为表现可能较为公允,为了自己所属的群体,甚至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对他所从属的圈子以外,群体与群体之间,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尤其是当他所属群体与外界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行为方式甚至完全不可理喻,乃至有很强的侵略性。

 这种极端狭隘的集体主义,对其他群体,如其他部落、种族,其他企业、团体,其他派别、信仰,乃或他所从属的小群体与更大一个群体之间,如地方和国家等,均有一定表现。

 10、一点说明。将人的觉悟需要也分成五个层次,主要是为便于述说,从对人影响的角度仔细考量,由近及远,从家人开始直到整个人类,中间实际有很多层级,以Y3需要为例,在对这一需要的描述中,就未加区别的将国家和人类的需要混在了一起,而在现实中人对这二者的态度是明显不同的,一个人有将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需要的觉悟,但却未必有将整个人类的需要当作自己需要的考虑。

 加上这一段补充,是想说明人觉悟需要的真实状况,五个层次的划分不是一个明显的疏忽,只是对觉悟需要大概意思的一个说明。

三、对社会的需要

 (一)思想来源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对社会的需要,是人为了自我需要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诉求,在行为表现上与前二大类别的需要一样,同样能成为人行为的动机。

 例如:人为了生存就需要工作,要工作立即就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工作机会、工作报酬等,由此自然而然会派生出另外一种需要——公平的需要。除了公平的需要以外,人在社会上对社会还会有自由、诚信、秩序等许多不同类型的需要。

 对社会的需要是人为了满足自我需要,维护自身利益派生出来的一种需要,在本质上仍属于人的一种自我需要。经长期进化,同样是人自身内在的一种下意识的存在,不过二者的区别在于,自我需要的满足主要靠自身的努力,而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则主要靠政府和社会行为的改变。

 在开始研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时,对这类行为总是想能从他的原有描述中寻找到动机,但怎么都感觉它们之间不是一回事,最终发现,这种需要与马斯洛描述的需要也不是一个类别,它虽然有自我需要的性质,但却是为满足自我需要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

 经反复的观察、思索和研究,思想逐渐成熟,最后将对社会的需要也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以Z1,Z2,Z3,Z4和Z5来表示。

 图12、

blob.png

 (二)简述

 1、公平需要。Z1代表公平、公正、正义等需要。毋庸置疑,人在社会中,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首先要求社会必须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和条件。公平、公正是维护人所有需要的基础。

 2、自由需要。自由是人的一种天性。最初,人的社会结构比较松散,自由是较公平、公正更为重要的一种需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由的味道比现在要浓重许多。但自从人进入人类社会以后,人为了相互间能够更和谐的相处和得到更好的共同发展,自由就一直受到人自觉乃至强行的限制,从此,自由退到了公平、公正的后面,成了人对社会的第二种需要。这种需要顺序的变化属人类的进步。

 3、诚信与合作的需要。人在社会中生存,必然需要与人的共事与合作,而这种合作是建立在诚实、守信和纪律的约束之上的,自然也就有了诚信、纪律等需要。这类需要一开始主要源于人与周边小社会中的他人和小团体的相互之间,人首先面对的是以上,面对以上的这些关系,相互间事前就必须有一定的约定,这样,诚实、守信、遵守纪律和按一定条文或契约行事等,就成了人的一种需要。

 4、秩序需要。秩序需要主要体现在人对大社会的要求,如法律、法规、制度、章程等,这些东西是秩序的载体,属于国家管理的内容,因而,它实际上是对管理的诉求。条理性,有效性,科学性、完整性等是现代人对秩序的一种要求。秩序的建立是以对人公平、正义、自由、诚信等基本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

 这种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并非人人都能有这种意识,就个体而言,该需要的形成,是随着人成熟度不断提高而逐渐产生的。

 5、民主需要。在对社会的诉求中,民主是一种非常特别的需要,它并非完全是由维护个人的自我需要而产生,与人的觉悟需要也有一定的关系,在民主需要得到完全转换以后,其动机主要源于觉悟需要,是人自我需要和觉悟需要共同派生得出的结果,是人类的一种极高层次的需要。

                               重复一遍:民主需要是人自我需要和觉悟需要共同派

                               生得出的结果,是人类的一种极高层次的需要。

 该需要是从对家庭的研究开始的,对民主需要的定义是:“为追求正确,人对家庭事务发表意见和看法的一种欲望”。将之延伸到社会,给民主需要的定义是:“民主是人在对组织、社会、国家或国家某一方面关心的基础上,为追求正确参与公共事务表达意见的一种欲望”。该需要是人进入高度文明的一个标志,是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由该需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对家庭、组织和国家的建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对民主需要的鉴别:一看其目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正确;二看其标的,标的是公共事务。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产生的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或对自身受到某种不公正待遇及歧视等表示出来的不满,可能只是纯粹出于公平的诉求,而非民主欲望的驱使。当这种事情发生以后,仅有较低层次需要的人,对其它方面的事物则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关心。

 (三)特点

 1、本质。对社会的需要与自我需要同为人的基本需要,从本质上讲,这类需要也属于人的自我需要。

 2、一种相互的需要。对社会的需要是人为了满足自我需要,维护自身利益对社会,尤其是对政府和制度的一种诉求。反过来,也是社会对人个体的一种需要,尤其是公平、自由、诚信等,属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相互需要。社会要求人人都能对他人做到公平、公正;希望人能在不影响社会和他人的基础上,尽量的自由,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创造性;希望人人都能诚实、守信、遵守纪律、秩序和尊重法律法规;对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当然还希望人人都能关心国家大事,有事商议,群策群力。 

 3、产生与变化。以上五种需要,与自我需要一样是以层次形式出现的,呈阶梯状,对每一个人的重要程度不同,但却不存在低级需要的满足,高级需要的强度自动上升这一情况。需要的变化,以人对社会的认识和成熟状况而决定,一般而言,成熟度越高,需要层次越高,由高级需要产生的行为对社会是一种推动。

blob.png

 4、最基本诉求。公平和自由的需要是人为维护自身利益对社会的最基本诉求,与自我需要中的生存、安全需要一样,会经常左右着人的行为,尤其是在一些管理落后,道德存在问题的国家,公平、正义、自由等会经常成为人需要中的一种迫切,政府须给予最优先考虑,并且应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的给予满足。

 5、民主需要的作用。民主需要与觉悟相关,是人的一种极高等级的需要,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这样一种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样,民主需要的产生,与人的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因而,具有民主需要的人占人的总数比例虽然不大,但能量很高,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极大。需要重心处民主需要层次的人,不但较为了解周边的状况,有的还会对管理的思想、理念、方法、技术和手段进行不断的探索。 

 6、“天意”不可违。对社会的需要是人进化的结果,是人性的组成部分,属人特有的属性,是“天意”,因而,不论何种政体均应给予满足。公平、自由、诚信、秩序、民主等对社会的诉求,在现阶段,不论何种政体唯一的办法就是想方设法的给予满足,而不是怠慢,拖延,乃或控制和打压,其行为表现是对一国权力管理水平和动机的考验。

 注:民主需要的满足和由此引伸出来的制度与现实人所讲的“民主”不是一个概念,也就是讲,即使是专制政体对民主的需要也应给予满足。相关研究见《科学民主制——人类的明天》。

 7、社会的激励与保健。在对人自我需要的解读中,笔者对公平的需要有一段叙述(图8),公平需要的满足,可让人心境平和,而对公平需要的不满足导致的则是另一种状况。不满意或没有满意(借用“双因素理论”的词汇),对社会不是一件好事,处理不好,即可能会出现各种尖锐的矛盾,乃至大的动荡和动乱;对公平需要的满足——人满意以后,产生的结果是社会的和谐和人心的安定,对社会可起到一种保健作用。在人对社会的需要中,唯有民主需要的满足,才有可能产生激励,对社会发展产生一种促进作用,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

 由以上引申出一个理论:保健与激励理论,公平与保健相关,民主与激励相关。在科学旗帜下,抓激励、保和谐,是满足人类所有需要带动社会前进与发展的关键。

                               在科学旗帜下,抓激励、保和谐,是满足人类所有需

                                要带动社会前进与发展的关键!

blob.png

四、归纳整理

 1、人的需要存在和变化于一个三维空间之中

 人会同时拥有X,Y,Z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甚至一个行为同时为以上三类需要中的许多需要所驱使,以上这三类需要多数会伴随着人的一身,并经常左右着人的行为。人的需要和变化不是像马斯洛描述的那样在一条线的上面,而是在一个三维空间之中。

 注:这一理论很快就会被突破,因为在近年的研究中又有新的发现,另有一类较为纯净的精神方面的需要正在整理之中,三维有可能会变为四维。

blob.png

 2、需要是人自身内在的、一种下意识的存在

 低级需要如:X1,X2,X3,Y-1,Y1等,具有一种原始的生物属性,高级需要则主要体现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是人的进化结果,需要一旦形成,这种下意识就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自动的支配着人的行为。

 如前面所讲的例子,见儿童落水,人瞬间做出反应奋不顾身的跳下水去进行抢救,就是觉悟需要达一定程度的一种下意识行为。

 3、需要的变化

 X、Y、Z三类需要均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但只有X类型需要如同马斯洛的描述,在低层次需要获得适当满足以后,有可能自动发展到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Y和Z类型的需要不然,它们的变化主要靠知识的积累,国家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引导,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及他人对其道德的灌输、对其行为的确认等。 

 4、需要变化过程外在条件的作用

 在现实中,人的需要基本都是先天加后天的结果,其行为无不带有社会的烙印。即使是吃、穿、住、行等维持人生存的基本需要,都有不同的标准,有许多实际并不仅是生存的需要,已演变到第三个层次——归宿的需要,属情趣或情感的使然,如:如何将房屋装修的更漂亮一些等。这些不断的变化,外在条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需要的形成受人自身条件的影响

 人需要的形成与变化,与人本身的其它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如知识、经验、认识、智能、技能、素质以及思维方式等其它内在条件较为成熟的人,其需要较容易向高层次发展;除此,人自身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等对人需要的形成和变化也会发生很重要的作用。

 6、基本需要与觉悟需要

 X和Z两类需要属于人的基本需要,惟有觉悟需要中的Y2和Y3才是一种真正的觉悟,是程度不同撇开个人需求,甚至于牺牲自我向社会和他人的一种奉献。基本需要(Y-1除外)属于人的一种基本权利,对于国家是必须尽最大努力给予保证和满足的,而觉悟需要则应是鼓励和表彰的对象。

blob.png

 7、关于基础需要

 基础需要专指人基本需要中的X1,X2,Z1,Z2等低级需要,是人生存、生活的基础,无论人需要的重心提高到哪一个层次,这些低层次的需要对人都仍然十分重要,只是其强度相对降低而已。

blob.png

 在低级需要反复遭受挫折时,对这种需要的满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迫切,高级需要的强度往往会降低,人可能会暂时甚至永久的将注意力集中到低级需要中来(视情况而不同)。当高级需要遭受严重挫折时,人需要的重心往往也会回归到低级需要上来,以从这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替代。当然,由于人其他内在条件的不同,也有人在这种情况下,高级需要反而会愈加强烈。

 8、高级需要——人类社会的稀缺资源

 X5,Y2,Y3,Z4,Z5等需要,带有更多的社会属性,其下意识的存在,往往是在先有了某深刻认识,经理性思维使人的意识不断强化逐渐形成的。而这些是作为人区别动物而特有的一种属性,是人成熟的标志,是高级需要。

 不过有一点要说明的是,高级需要是一种境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拥有和具备的,这些需要是推动整个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所有发明、创造和人类历史的前进无不靠这类需要来推动,属十分珍贵的资源,只有随人类文明的进步,才会相对普遍。

 9、对人的需要再次整理

blob.png

 10、有益与有害需要

 凡是科学、合理的需要,都属于有益的需要,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和社会不利的需要,都属于有害的需要。吸毒、酗酒等是一种对自身的有害需要,而Y-1和极端狭隘的集体主义等则属于一种对社会的有害需要。

 11、实际需要、理性需要和感性需要

 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人十分重要。在人的需要中,有实际需要、理性需要和感性需要的区别。

 a实际需要指人本来应该有的需要,但是由于感知的原因,人在很多方面或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些什么,只能通过不断探知才能使人的认识与实际一步步的接近;

 b理性需要是经过科学认知得出的一种接近实际需要的一种需要;

 c感性需要则是由人对事物的模糊认识仅凭感觉,或纯粹就是由情趣、情感所决定的需要,前面讲女人购物的例子即属此列。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科学,或由于情感,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由感性需要决定的。 

 结合国家,如同个人,国家也有很多需要,由于国家的需要都是由人来认定的,因而,它也有实际需要、理性需要和感性需要的区别。从理论上讲,国家的行为只能以理性需要为指导,不能以经验、想象和拍脑袋,更不能参杂情绪、情感,但由于人一直没有能够以科学对国家的管理进行研究,国家的行为总是与实际需要有很大的距离,以上是现实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也是笔者提出国家管理科学的价值所在。

 12、外部刺激的作用

刺激*(乘以)需要——产生动机,一般而言,刺激强,需要强,动机极强;刺激弱,需要弱,动机极弱。如果我们将刺激和需要的强度分别简单的以大、中、小来区分的话,其动机和行为的表现如下: 

 需要强度        刺激强度          动机          行为表现

 3(大)    *    3(大)     =     9极强         强烈

 3(大)    *    2(中)     =     6强           一般

 2(中)    *    3(大)     =     6强           一般

 2(中)    *    2(中)     =     4中等         偏弱,或略有表现

 3(大)    *    1(小)     =     3中等         偏弱,或略有表现

 1(小)    *    3(大)     =     3中等         偏弱,或略有表现

 2(中)    *    1(小)     =     2弱           情绪波动

 1(小)    *    2(中)     =     2弱           情绪波动

 1(小)    *    1(小)     =     1极弱         不予关注

 人生活在世界上,有太多的事要关心,由于精力有限,行为总是有选择的产生。对一些需要强度不大,刺激强度也较弱的事情,反应就会迟钝,行为表现就会更加拖泥带水,多数不会有行为发生。

 13、关于挫折

 需要的满足是导致需要重心变化的一个条件,而人在生活或工作中遭受挫折则是导致需要变化的另一种因素,包括人X、Y、Z三大类需要中的所有需要均如此。

blob.png

 当人性需要,以各种方式进行尝试总是受阻,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对抗,二是消沉。

结束语

 人性研究非常浩繁,是一项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只是对人性中的一个分子“人性需要”的研究,而且研究的远不够深入。除此还有很多其它分子需要研究,包括构成这些分子的原子、粒子等。

 原文有近40000字的篇幅,属纯粹对人性需要的研究,重点记录了对人“觉悟需要”和“对社会的需要”两类需要的发现,加上对马斯洛所提理论的重新归纳整理,构筑了一个“三维结构理论”,写作过程深感这一研究的重要。

 为说明基础研究与国家管理的关系,对原有内容做了大幅删减,几经改写,只留下了三维结构的理论框架和基本说明,增加了对管理,尤其是对国家管理的提示,目的: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让人通过以上对国家的管理做出联想。  

 对政治、经济、社会,如果人能以人性、事理的研究为基础,世界当早已不是现在的状况。希望人不但具有这种认识,且要形成一种习惯,每有人性、事理的研究,都会与国家、社会做出联想,每遇问题,都会主动的从基础研究中寻找根据。

 对人性、人性需要的研究,如同对物质分子、原子、粒子的研究一样,是社会研究的必须过程,对社会和国家的管理极为重要,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连人性都不了解,如何研究社会,如何研究国家和世界的管理?

                         一个极简单的道理,连人性都不了解,如何研究社会,如何

                         研究国家和世界的管理?

 希望世界能通过以上走上科学的道路。

 以上不是对人提出的要求,它本来就应是“人”这一生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状况,不进入这种状况,人类就只能在宇宙的运行中遭到淘汰。

                         重复一遍:以上不是对人提出的要求,它本来就应是“人”

                         这一生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状况,不进入这种状况,人

                         类就只能在宇宙的运行中遭到淘汰!

 延伸研究:

 1、《人类改造计划及其它》

 2、《科学民主制——人类的明天》

 3、《钟声——世界即将突变》

注:

1982年2月第一稿,原文名称《人的需要——二维结构理论》,为中国行为科学学会筹备会暨第二次年会特别发言论文。

1988年第二稿,增加了“对社会的需要”的发现,改为“三维结构理论”,全文近40000字。

2001年第三稿,经修改后,成为《国家管理科学化》一书的独立章节。

2007年第四稿,删去研究发现的过程和对问题研究的观察、佐证等,只留下“三维结构理论”的框架。

2011-6-28第五次改写。

2012-8-31第六次改写。

2016年8月9日 08:10:25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小明
职位:站长
联系方式:18616026287
手机:18616026287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