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中

文章
  • 文章
搜索

    为了人类,人必须有对科学的研究,并且对科学做出定义!

首页 >> 曦朗文库 >>其他 >> 罗斯128b,紧急、星际对话、矫正地球的错误
详细内容

罗斯128b,紧急、星际对话、矫正地球的错误

科幻?这里没有星辰大海,没有可控核聚变,却让人弄清楚了什么是科学,将人带到了科学的极深地段。天劫、地劫、人劫,每一劫都能将人类毁灭。如何避免?星际对话,由此得知宇宙文明,使思想进化,人类瞬间进入一个跃迁的状态。

一、神秘的见面                

二、什么是科学?——“科学之门”

三、基础的基础的基础的基础

四、人类,即将的灾难  

五、现在人,对世界的问题——无解  

六、问题的研究,对人思想、灵魂的揭秘

七、“糊涂门”—— “超越还原论事件” 

八、现在离危险已经很近

九、我确实来自外星 

十、宇宙智慧生物的进化,地球人曾有过正确的路线

十一、再见

附:人类未来的共同价值体系

后序


对物质的研究是从物理、化学开始的;对生命是从解剖、基因和细胞等的研究开始的;对社会的研究呢?是不是也要有一个从什么的研究开始? 

物理、化学是科学的基础?不是,其实不是,实际不是。

以上只是对物质的研究,只是物质这一类问题研究的前道工序,只能算是这类问题研究的基础;同理,基因、细胞等也是一样,它们只是对生命的研究,只能算是生命研究的基础,只是生命研究的前道工序。

那,科学的基础呢?什么是科学的基础?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当是对什么是科学这样一个问题的研究,连这个课题都没有研究,怎么可能知道科学的基础?

“最先一公里?”何为最先?地球人,现在仍然还在原始的状态,与真正的人类不在一个文明。由这一研究可以获知基础,基础的基础,基础的基础的基础的基础。 

 “‘天劫’、‘地劫’、‘人劫’,有很多智慧生物的进化都经历过这三劫。相互争夺、残杀,人劫是由人自己造成的,是因为地球人在进化过程,进化的路线出了问题。原因,到现在,对社会的研究还在科学的大门之外。” 

“我确实来自罗斯128b”。讲到这里,L先生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因为这个交流我们全神贯注,虽然在前面对他们的身份一直都在犯嘀咕,突然听到这一句,我和薇薇还是被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

他们就是来自外星!?

我们只是普通人,以学术,我们断定宇宙肯定有高智慧生命,而且相信地球有外星人存在,但是在见了之后却不敢相信。

在给我的信中,L先生自称来自外星,我只认为是在开玩笑,在交流中,让我们有不断的惊异,这下好了,他老人家自己做了肯定。

L先生讲:“现在地球人,只有物质和生命的研究进入了科学,而且还只是一只脚门里,一只脚门外。仅这样,科学就已经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贡献,人如果清楚科学,进入大门,接着向纵深行走,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你们对科学已经有了完全认识,由于思想差距太大,现在地球人对你们的研究没法介入,这是眼下的状况。事情虽然简单,但是作为宇宙联盟,却没法帮助,一切都只能靠地球人自己。”L先生这么说。 

薇薇插话:“你们为什么不能提供帮助呢?”

L先生:“银河系所有智慧星球的人,都是由智慧生物独立进化而来的,没有外力帮助。因为对人来讲,在心理上有一个共性,在进化过程,如果有外力帮助,这个星球上的人,在心理上就会有一个阴影,自卑的人会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这个阴影永远都消除不掉。

以上,对整个宇宙的文明会非常不利。为保持宇宙的安宁,所以,所有智慧星球人的进化,都是由自动进化形成的。”


我是李毅,在一家智库工作。2021年3月接到一封邮件:

“我是罗斯128b的L,代表宇宙联盟,由于科学的路线问题,地球在未来的30年将会遭到一次大的劫难,灾难的烈度为8-11级,11级可导致地球70%以上的人口灭绝,以上的概率为82%。灾难的原因来自地球人自己”。

来信强调,为避免以上,约我与他做一个见面。

我只认为是有人在开玩笑。

约会的地点离我们不远,是郊外一个风景不错的地方,时间是周末,也就是2天后的下午。风和日丽,原本就与我的同事薇薇约好,想在周末出去玩一玩,因时间巧合,就跟她讲了一下。戴薇薇本就喜欢猎奇,一听表示同意,于是我们就决定去往那个方向,顺带,看能不能遇上什么神仙。

薇薇学的是宇宙物理,读博后,因偶然就来到了这里,不为别的,只因为我们的研究很对她的胃口。我们这里研究的主要是两个课题,一是科学,二是宇宙高智慧生物的进化。对以上,她感到刺激。首先讲科学,现在的世界很奇怪,在所有国家都在讲科学的时候,对究竟什么是科学,却没有人清楚,实际可以讲没有人知道。至于“宇宙高智慧生物的进化”,更深让人高深莫测,莫说研究,连听都没有人听说过。 

她喜欢健美和国标舞中的摩登舞,本是一个好奇,喜欢打扮,特别活跃的女生。 

一、神秘的见面

到了约会地点

3月28日的上午,我们驱车前往约会的地点,那是离海边不远的一个地方,名叫桃博园,其间还有一个桃花岛,实际是一个还没建成就荒废了的园林。进门左侧有一个较大的建筑,看了下手机,按约定,这就应该是约会的地点。

因时间还早,我俩决定先玩一会儿,绕着岛,慢慢的转,吃了一点东西。也没有什么好看的,1个多小时又回到了原点。看着那栋建筑,我们决定进去。 

按指定的位置我们进了楼,进去后,两边的房都是空的,左转,然后再向右转了2个45°,就像走在地下通道,感觉走了很远。心里都在嘀咕,这里有人吗?快到尽头,看到前面有灯光,在靠近最后的两间房子里有人。

门是开着的,在里间房子的一张电脑前,坐着一位老人,我喊了一声:“请问L先生在吗?”老人听到应了一声“请进”。

我们进门讲了原委,老人双手合十,说了声“我就是,欢迎、欢迎!”。看着这位穿着朴素,满头白发的老人,我和薇薇都感到,其人与我们的想象,相差太远,原本想着不知是一位什么样的精灵古怪,为此,心里反而感到更是奇怪了。  

在100多平的房子里,就两个人,除了这位老人,还有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站起来与我们打了招呼,自我介绍,他叫恰克。

环视了一下房间,我们就坐下了。

开始的交谈

喝着用茶沫沏的清茶,开始了交谈。

对这位老人,我们将他称为L先生。L先生讲:“我了解你们是现在世界,依科学方式,对科学和宇宙高智慧生物进化,做同时研究的唯一机构,成果已远超出了人的想象,所以请你们来,想与你们做一个交谈”。

在讲到“是现在世界,依科学方式”的时候,还加重了语气,并做着手势。接着和善的一笑。 

开场就让我和薇薇感到有些震惊。对这两个课题,学界基本没有人研究,而且对我们知道的人很少。以上,仅什么是科学,仅第一个问题,在与学界交流时,也只有很少人感兴趣,整个世界始终没有人能以我们方式的加入;第二个问题,宇宙高智慧生物的进化,这个研究,对外,我们几乎就没有讲过。尤其是L先生对我们“是现在世界,依科学方式”对这两个问题研究的强调,让我感到遇到了知音。  

包括社会,对所有的研究都必须有基础

L先生接着讲:“包括社会,所有研究都必须有基础,都必须有一个从基础研究的开始,然后一步步的走向应用,这是科学的大门”。

略停顿,接着他又讲:“但是现在的人却不知道,不过,关于这一点,你们已经清楚”。

我和薇薇点了点头。我讲:“是的,经研究我们已确认,所有研究都必须有一个从基础到应用的过程,包括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法律、行政,对这些,对所有问题,都必须有一个从基础研究的开始。”

我接着讲:“包括科学,包括什么是科学,包括对这样一个问题的研究,也是。”

听到L先生的开场,我和薇薇都感到这次谈话不简单,想到这里,两人都将谈话做了录音。  

现在人对科学的“六不”状况

按着L先生的话题,接着,我讲了现在人的情况。“对现在世界,我们有一个‘六不’总结:①不清楚科学;②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的基础;③不知道源头;④不知道正确的世界观;⑤不知道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⑥不知道什么是最大的问题。” 

接着我讲:“这些都是基本问题,现在认为,现在的世界已经发展到了很高阶段,所以,当我们就以上与他人交流时,几乎每个人都感到错愕,实际现在还就是这个状况。”

二、什么是科学?——“科学之门”

科学的大门

科学的大门十分神奇,只此一步,进去就是科学,否则,无论怎样都不可能会有科学。现在的人没有这一概念。

对自然的研究,已进入了大门,但只是因为偶然,只是因为约定俗成,对社会和其它的研究,都还没有进入大门,所以这些都还没有科学。 

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门在哪儿。原因是,人从来就没有以“科学”对科学这样一个课题做过研究。 

科学的大门是依科学对问题研究的最低要求,是科学的最浅显内容。

听到L先生讲大门,我想到以上。 

接着我讲:“为此,我们曾开过一个‘科学之门’的讲座,名叫《揭开科学的奥秘——什么是科学?——科学之门》。名为讲座,实际也是我们的一个试验,请的不仅有专门从事自然与社会研究的资深学者,还有一些读研、读博的学生,另外还特意请了一些只有高中、大专学历,从事一般工作的人。目的是想看各界对我们的研究能否做出判断,看人对科学,能不能有最起码的理解。”

L先生示意我讲下去。  

所有研究的基本方法

我接着讲:“讲座很简单,就一个内容,即: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共同规则,有以下几点:

①首先是告诉基本方法。这里指的是对某类问题的研究,对某类问题的整个研究。告诉大家,物质、生命、社会等所有的研究,都应当有一个从基础到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基本方法。

对物质的研究是从物理、化学开始的,以物质的产品为例,从物理、化学开始,进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等,以此一步步走到产品的设计。对问题,唯有经以上,才能算进入科学。    

对生命的研究也是一样,现在有了从基因、细胞等开始的研究,由此使生命的研究进入了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阶段。

在讲到这里时,我们有一个反复强调,从基础到应用,是一个共同规则,是科学的一个标志,是对问题研究的最低要求,所有研究都必须按这一规则行事。

除了基本方法还有具体方法。具体的方法包括试验、论证、数学、技术、规范、标准等。具体方法是科学的必备条件,但不是标志。

眼睛看着问题,仅有具体方法,没有从基础研究的开始,没有从基础到应用这样的一个过程,是没法使研究进入科学的。  

②确定基础。对物质的研究,它的基础是物理、化学,人必须有对这些的研究,包括力学、声学、光学、电学等系列,宏观进入宇宙,微观进入分子、原子、粒子等,由此构筑起物质研究的基础,形成架构。以上是一个大概。 

对生命的研究也是一样。以此才能使问题的研究有一个从基础的开始,否则,永远都不会有科学。

现在对生命的研究,其基础还只是一些支离破碎,思想和理论,还远没有像对物质的研究那样形成了体系。

③对社会的研究是不是也需要以上?现在对社会的研究,人还不知道要有基础,因此也不可能有一个从基础研究的开始。

对社会,包括政治、经济等所有研究,现在强调的是具体方法,不但绞尽脑汁,而且有的已进入了癫狂。以政治学,以美国为例,有很大一部分人眼睛看的始终都是时政、时事,强调的是围绕以上的数学和模型等,对方程式、数据和模型有很高的要求。对具体方法,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状态,而且还美其名曰,他们是在向自然科学的研究靠拢。对经济的研究也是这样。

实际人不知道,以这样的研究,根本就不可能会有科学,因此,也根本就不可能会获得正确。

④对社会研究的基础是什么?这是讲座的第四个内容。为此我们讲出人性、事理,讲了这样两个概念。社会的一切就两点,一是人,二是事,由此提出对社会首先就应当是对人性、事理的研究,由此可形成社会研究的基础。

而现实,现在,连人性、事理都不清楚,对社会还怎么研究? 

我接着讲:“整个讲座,重点是对社会研究基础的阐述。因为这个内容很多,需要作很多说明,涉及行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占据了整个讲座时间的大半,就此,也只是讲了一个大概。” 

共同规则——科学的大门

接着我强调:“确定基础,然后从基础到应用一步步的研究,是所有研究的基本方法,由此形成了一个共同规则,经此,可以使所有的研究都进入科学。以上是科学的大门。”

接着我讲:“这是我们首次以‘科学之门’为题作这个讲座。”

对此我一下子讲了这么大一串,接着讲:“经这样一个研究可以使世界得彻底的改变!”

经这次讲座,有不少人感到振奋,讲,这是首次看到人对科学作这样的研究。

更多人认为,什么是科学?是现在的一个难题,我们的讲述,清晰、条理,以此使科学看起来变得简单,经此可改变社会的研究。

为此我们在现场做一个调查,对讲座的内容,所有人都表示能够理解。

我接着又补充了一句:“由于没有对科学的研究,现在世界不知道以上。”

包括对科学——对科学本身的研究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则

我接着讲:“从基础到应用,对所有的研究,都必须经由这样一个过程,这是我们在对整个科学的研究完成以后,所作的一个总结,由此确定,这是一个共同规则。包括对科学,对科学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研究,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则。”

L先生和恰克一直在默默的听着,并示意我继续。 

李毅:“现在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规则,所以,除了物质和生命的研究,现在对社会,包括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所有的研究,始终都在最初的状态。由此使世界始终处混乱、动荡的状态,包括战争,使现在成了一个必然。” 

薇薇:“即使是对自然的研究,有了从基础到应用这样一个过程,原因也只是因为偶然,并不是因为有了对科学的研究和认识,不是因此而形成的一种自觉与主动。所以,对整个科学,人始终都在一个糊涂的状况。” 

L先生表情很亮,对我们的所述表示满意。

接着我对我们的整个研究做了一个表述。

科学的架构

李毅:“经我们的研究,科学有四大要素:a源头、b方法、c问题的研究、d管理(对科学的本身——对科学和科学研究的科学管理),由此形成了科学的架构,再做继续,让我们看到了整个科学的状况。

前面讲的基础、大门,都属于方法。方法有具体方法、基本方法、共同规则和基本的思维方式,四个层级。”

薇薇接茬:“科学是一个系统,简单理解,它可视为是一棵大树,方法可视为是主干。人首先需要的,是对包括根基在内的整颗大树的研究。”

物理、化学是科学的基础?实际不是!

“科学的基础,与问题研究的基础不是一个概念”。接着我讲了这么一句。

停了一下继续:“科学和以科学对问题的研究,不是一个概念,人必须有对这两者的分辨。”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刚才薇薇讲,科学是一棵大树,对物质、生命和社会的研究,这些其实都只是这棵树的分枝。为此人首先必须有对这棵大树的研究,以此了解和获知这棵树的根基、主干,获知整个科学产生、发展的状况。

人如果能有这样一个研究,就可以使整个科学从根部发力,使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分枝得勃勃生机。  

对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是必须经过的一道坎

我接着讲:“若简单回答,对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才是所有研究的基础。”

我停了一下接着叙述:“这是人必须经过的一道坎,现在连这样一个研究都没有,怎么可能知道科学是一个什么状况? 

对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是所有研究的基础,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要想知道具体,必须有详细的研究。没有这样一个研究,对科学,人永远都只能在一个糊涂的状态。 

接下来涉及系列问题。对科学这个问题的研究,它的基础又是什么呢?由此涉及基础的基础,再后还有基础的基础的基础。   

往下还有。由此会涉及很多研究,有很多内容。

道理并不复杂。现在人将物理、化学等视为是科学的基础,视为是科学的‘最先一公里’,这是对科学没有研究,缺乏认识的表现。它们只是对物质的研究,只是这一研究的前道工序;同理,基因、细胞等也是一样,它们可视为是生命研究的基础,但只是生命研究的前道工序。 

这些与科学的基础不是一个概念。由此,从根本推翻了现在人对科学的认识。”  

L先生听到以上感到非常高兴,让我专门讲一下科学的基础。  

确定科学的基础

李毅:“科学的基础非常庞大,这个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只有我老师一个人在做,一开始只是乱撞,从自然到社会,从思想到管理,不知道该怎么研究。经很长时间,最后总结,科学属于社会,无论是对什么研究,其研究,其本身,其行为都属于社会。社会的一切就两点,一是人,二是事,人有人性,事有事理,对科学的研究,与对社会的研究一样,也应该有一个从人性、事理的研究开始。

以此再做研究,确认与人性研究对应的是行为科学,与事理研究对应的呢?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和科学学,确认这些才是对科学的研究基础,认定这些是科学的基础学科。”

L先生让我继续。

推翻了现在对科学的认识

我接着讲:“由于先前的乱撞,我老师对这几个学科做了很多研究,对它们有一个明显感觉,就是没有一个学科有完整的体系。所有这些,都只是一些支离破碎,有对只有一些零星的概念,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研究,像科学学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所以它们在根本都还不能算是科学。

唯有以整体和系统的思想为指导,对以上做系统研究,使这些学科都建立起体系,然后再做研究,以上的这些,才能进入科学。” 

L先生让我具体点。友情提示:下面,包括下一章,约2000字内容较深,可以将人的思想带入一个新的状况,但是可能较难明白,若是这样可暂时跳过,等看完了后面,回头再看。

薇薇大概是怕我累着了,插话:“所以,我们首先是建立以上几个学科的学科体系。从整体到局部到细致,再回到整体,加上与思想、社会,及其它每一相关的研究,由此,才使以上几个学科,完成了学科的体系建设。

由以上,对人性、事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认识,在这之后回到科学,对科学再做研究”。

李毅:“以上经历过无数的循环。由此看到了科学的要素、架构,看到了整个科学的状况,科学,远不是现在对它的认识,而且在根本,也不只是对自然的研究。” 

三、基础的基础的基础的基础  

李毅:“科学是圆的。就如我前面所说,所有研究都必须有基础,那么对行为科学、系统科学,对这几个学科的研究呢?接着继续,直到进入思想的量子状态,看到了源头。”

确定源头

我接着叙述:“由此经历很多痛苦,可以讲是痛苦,历经很久,终于看到了科学的源头,确定:行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科学学,这几个学科的研究是一个互为基础、互为介质的关系。”

关于基础学科——对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科学学等所作的研究 

对以上学科,我们是怎么研究的呢?为此我做了说明,下面是我的叙述。 

对行为科学的研究。关于此,我们已经发现了人性的架构。人性由人性要素和人性需要两块构成,以上两块,每一块都有四个内容。以人性需要为例,它有:①人的自我需要、②觉悟需要、③对社会的诉求、④正确的需要组成。以上是人性需要的四个大类,每一类都有5个层次。 

将以上展开,对人性做系统研究,从整体到局部到细致,再回到整体,对以上每一层,每一具体任意方向的关系都要有研究,然后进入实际,进入应用。现在,没有“人性体系、人性架构”的概念,没有这样的意识,所以,在根本也谈不上这样的研究。

对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这一研究,我们形成了一个理论,叫“管理论”,这是一个与整体论、还原论等同一等级的基本理论,是科学的一个基本思维方式。核心是对思想的梳理、整理和管理,范围很广,要求人在对所有问题的研究以前,都必须有对思想的管理。包括系统、科学、管理、人性,包括这些,在这些研究以前,都必须经过以上,必须将一切理清、理顺。 

第一是思想,第二是思想,第三是思想,一直到第十还是思想。一切,首先都必须从思想开始,直到最后才是对具体的研究。根据事实和逻辑,从基础开始,对一切梳理、整理。不要认为,对所有的研究都需要数学、计算、实验,这也是一种研究,对科学,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这样一个研究。

对管理,以此我们形成了一个“行走论”,从人性、事理,从最基础开始,做“普通管理研究”,由此形成一个“普通管理学”,然后进入不同组织,包括国家和世界的管理,最后进入行政。由此可以形成一个对管理研究的完整体系,使管理科学成为一门真的科学。  

对系统科学的研究。系统是科学的一个内容,对这一研究,首先应当是建立起系统学,以系统思维结合社会和世界对系统作系统的研究,由此形成系统方法论、系统认识论、系统管理论,这三个理论与整体论、还原论一样,都是科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将所有的思想、理论、方法融合,可形成一个科学的集成,形成一个更为高级的思维方式——“系统而科学的思维”。

对科学学的研究。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一学科的目的。该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要弄清楚“什么是科学”,上面已叙述,科学有四大要素,源头、方法、问题的研究、管理,以上是我们从基础开始对科学这个课题一步步研究看到的,具体太过复杂,不做叙述。

注:关于基本的思维方式,现在只有对整体论和还原论极为浮浅的认识,没有作进一步研究。对系统也是一样。人如果有对系统这样一个概念的研究和认识,早就有了对整个科学,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以及整个人性等的系统研究,接着是对以上的层层剖析…

以上是现在的状况。

基础的基础、方法的方法、科学的科学  

李毅:“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等,它们的研究是一个‘互为介质、互为基础’的关系,待以上学科都形成体系,而且都成熟了以后,对什么是科学再做研究。对科学这样的一个研究方式,是基础的基础的基础的基础。

由此让我们看到了源头,然后再朝向另外一端,朝向管理,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的全部。

对所有的研究都需要方法,方法是问题研究的基础,以此对方法也要研究。对方法如何研究呢?也还要有方法,由此,涉及方法的方法。”

现在人了解,对科学必须有方法。方法有很多层级,在方法中,基本方法是对科学的最低要求,然,现在人注意的只有具体方法。由此,使除了自然的研究,其它都在科学的大门之外。

我接着叙述:“我们一直在对基础的基础的基础、方法的方法的方法、科学的科学的科学做着追寻,由此回到整个科学,可以使科学进入一个非常高级的状态。”

 “好!”L先生表示赞同。接着他讲,“我已经听你们讲了许多,下面我们开始正题。”

四、人类,即将的灾难  

接着上面,L先生讲:“你们已经讲了科学和科学的基础,虽然只是部分,但是我相信,你们已经看到了整个科学的状况。”

接着他讲了许多让我们震惊的事情,尤其是人类不久可能的灾难。

这些是人必须了解的内容,下面是以对话方式所作的展露。

宇宙人——对科学的把握——是真正人的标志 

L先生:“在宇宙中,就如地球人现在的猜想,确实有很多高智慧生命,因来自不同星球,他们的形体,形态各异。 

对所有的高智慧生命,我们有一个统一称呼,以地球的习惯,我们都将他们称为人。这些人是平等的,相互联系,有事商议。

所有智慧星球的人,都是由进化而来的,这个进化指的是思想。关于此,我略做一个说明,不论来自哪个星球,所有人与原始人的区别在科学,在对科学的把握。这里的所谓进化,指的是科学,是科学思想的进化。 

科学是什么?科学说到底是一种思想,是以此对世界产生的思想、理论,及问题研究时的方法、技术和手段,这些是科学的最主要的内容。”

L先生接着叙述:“现在地球的人很有意思,只要一讲科学,就会端出果盘,将一个个成果拿出来。科学是一颗大树,成果与大树不是一个概念,这些果实是怎么结出来的?从根基、土壤开始,是一个系列,科学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L先生的脸转向我:“对科学,你刚才已做了叙述,这些全部来自思想。人如果有对科学的把握,有完全的把握,就算进入了人类,否则,还只能算原始人”。 

薇薇忍不住插了一句:“这么说,我们地球人现在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人?不能算真正的人类” 

L先生:“也可以这么说,不过这样讲有可能会伤到地球人的自尊。地球人,现在正处在向真正人类的过渡状况,但是能不能完成这个过渡,还不能肯定”

看着L先生的一本正经,我暗想,听他的叙述,他好像真的是来自外星。带眼看了一下薇薇,她的表情好像也有这个意思。

坐在一边始终都没有讲话的恰克,这时插了一句:“科学是标志,只有对科学有了完全把握,所谓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人类,才能算是进入了‘人’的行列”。恰克等于对“什么是人”做了一个总结。

人口灭绝,天劫、地劫、人劫,地球即将的灾难

L先生接着继续:“我之所以讲,还不能肯定地球人能否完成向真正人类的过渡,或转化,是因为所有星球的智慧生命,在向人类转化的过程,都毫无例外的要经历三个劫难,天劫、地劫、人劫,在你们的研究中,将以上称为‘人类三劫’。 

关于天劫、地劫,现在有不少研究,如地球已经经历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以上都是由天劫和地劫造成的,对此不做多说,下面讲一下人劫。

人类的历史,由于利益的原因,在人与人之间有不断的战争。欧亚大陆,在2000多年前,人就有过很多大规模的相互屠杀,这一状况一直在持续。到了现代,战争的规模更是在不断扩大,一战,战争中军民死亡1530余万人,二战,战争中军民死亡超过了7000万人,以上不包括受伤人数。这就是人劫。 

但是以上还达不到能够让地球人口灭绝的程度。我们预测,由于自己的原因,在未来30年地球将会有一次大的劫难,灾难的烈度为8-11级,8级烈度,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程度,相当于二战给人带来的伤害,11级可导致地球70%以上的人口灭绝。出现后一种状况的概率为82%。尤为糟糕的是,以上的情况会反复出现。”

“尤为糟糕的是,以上的情况会反复出现”,L先生的最后一句在加重语气。

李毅:“请问,你们是根据什么预测的呢?”   

人心叵测,表面讲和平,心底却水火不容 

L先生:“主要在世界观、价值观。由于地球人对社会的研究,一直都在原始的状态,所有思想都是凭着直觉和想象得出来的,对问题的看法,几乎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状态,由此使人对世界各有认识。包括‘上帝’、‘真主’,加其它,各国,在表面讲的是和平,在心底却有着很多的水火不容,很久以来人一直都是这样。由于利益,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加人心的叵测,各种争端不可避免。”

停了一下,L先生接着:“刚刚讲社会,下面讲硬科学技术。由于硬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在产品、装备——在这方面有了与以往不可想象的进步,在人将这些用于民众的福祉以前,有很多最先进的技术,就被用在了军事,由此使战争、对抗和杀戮,有了更高的手段。从航母、导弹、核武等,可看出现在。

对核武,顶级国家,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将对方反复毁灭的能力,这些国家在提出军控,但除了他们,有的国家,却是在千方百计的想着拥有,或拥有更多。

除了核武等,随着硬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会有许多颠覆性的武器出现。以纳米武器做一个举例,该武器除了微型的特点,眼下正迅速的向集群、精准和智能、定向杀人的方向发展。以此,乃至可改变战争的规则和格局,彻底改变战争的状况。

现在纳米武器已经为各国军界关注,且生产、制造,没有多大的门槛。这些不仅可以为军队,而且可以被许多组织所利用。” 

核弹满天飞,多国领导人突然遭“集体屠戮”

L先生:“视野回到社会,回到国际。由于没有科学,对社会的研究,思想始终停在原始的状态,现在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是在缓和,而是时常的在倒退。随着有的国家崛起,另一些国家的相对衰落,世界观、价值观更加对立。当矛盾不可调和,尖锐到一定程度,当某国,某极端组织,认定对方国家的一些人必须被清除的时候,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被针对性的集体屠杀,就成为了一种可能。 

L先生接着讲:“我们看到,现在人就有对敌对国关键人物的定点清除。随着纳米武器的出现,要不多久,技术会更加成熟,而且会越来越先进。这些纳米机器杀手,会自动持久的伺机跟踪蛰伏,会绝对精准的去刺杀其特定的对象。

在大国间,他们或不会有向对方领导人的定点清除行为,但是不能排除一些极端的国家和组织,他们会这样去做。有的甚至会故意利用这一方式,在他国间制造混乱,以挑起大国间的战争。世界是莫测的,以上一旦成真,地球就有可能会出现核弹满天飞的状况。

不论是在总统府,还是国会,不论是在家,还是在集会上,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很短时间,突然遭到集体的屠杀,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不要高估世界的理性,对以上的出现,究竟是何人所为?人并不能迅速的做出判断,接着就会有战争,常规战争、核战和其它,一起上。

2020年的疫情不是复杂情况,看看人对疫情的应对,就可获知,现在人并不是那么理智,遇到这样的情况,更是很难冷静。” 

停顿了一下,L先生讲:“以上只是一个举例,是我们的预测依据。” 

我们虽然一直在对世界和社会进行研究,但是由于不愿意参与时事,所以对社会的研究一直没有这样的深入,对这种可怕的预测,听过以后,我和薇薇都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

五、现在,对世界的问题——无解

L先生讲我们休息一会儿。

恰克和我们聊了几句,讲:“你看我们待的地方是不是很僻静”。这个楼几乎已经荒废,进来后又拐了几个弯,这又在最里面,肯定不会有人来。

薇薇讲,“这也太背静了吧”。恰克一笑。

以现在的思想,对世界的问题——无解

 L先生接着继续:“这就是现在的状况。以现在人的思想,对眼下无解。也就是说,人根本就没有对现在世界的解决办法。 

亨利•基辛格是对现在世界问题研究最理性的一位,他说,欧洲、美国、中国、俄罗斯、阿拉伯和伊朗等,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着他们的文化起源和背景,因此,对价值观,对人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在各方各国,在相互间应当能够尽量的去理解。

现在每一方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想统一思想,实际没有办法。所以现在人,每一方都不要将自己的想法,或价值观强加到他人的头上。人只能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寻求共处,这是现实,人必须尊重这样一个状况。”  

停了一下,他接着讲:“以现在的思想,这或是最好的办法。这个讲法有道理,但是没有人能听进去,即使是听进去了,一遇到问题,马上就又被抛到了脑后。所以,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战争,在地球不可能避免。” 

李毅:“我们也认为现在世界的矛盾无解,眼下,即使是把类似基辛格这样的人都请到一起,也不会有解决办法。

前景非常不好,人如果按现在走下去,毁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薇薇:“现在每有一些重大的科技成果,人都在欢欣,实际正是因为现在的这种发展,使人离危险更一步步的靠近。”

接着她又讲:“古代战争,看起来人虽然更加的野蛮和残忍,但危及不到整个人类,但是随着现在的科技,就不一样了。”

迫在眉睫!

“是的。迫在眉睫!现在的情况,迫在眉睫!只是人不知道。”L先生在作着回应。

接着L先生讲:“好在你们对科学已经有了研究,可以此使社会的研究也进入科学。接下来应该是尽快的宣传,使人的思想、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价值观等,得尽快的改变。由此,也唯有此才能改变现在的情况。”。

接着L先生对着我们以加重的语气讲:“这也是我们特意发信邀请你们前来的原因。”

唯一的生机——由科学使人的思想,包括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统一

我对着L先生:“我同意您的观点。世界的很多纷乱都始于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科学可以使它们得到统一。从科学到世界观、价值观我们都做了研究,如果能获得关注,世界大同,会真的到来,军队消失,人会有一个永久的和平。可惜,对宣传,我们却没有办法,在眼下,甚至都没法去做。” 

L先生:“人必须迅速的改变现在。什么是科学?是人从原始进入真正人的关键,以你们的研究,地球人已经到了突变的前夜。

眼下是一种恶劣状况。经科学可以使人认识到究竟或怎样才是正确。由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使所有的紧张得到迅速的缓解,使思想进入一个新的状况,人就会有一个以‘科学为基准’对问题的新的研究。

对民主的研究

这里只是以民主所作的一个举例。“民主不是可口可乐,美国生产原浆,全世界一个味道”,从这段讲话可以看出现在人思想的对立。民主属于价值观,价值观必须以科学来进行研究。由于没有科学,现在的人实际连什么是民主都不知道。

由打嘴仗,在最后就很有可能会变成真枪实弹。

L先生接着讲:“我看了你们对民主的定义:‘为了人的需要,为追求正确——以科学为依托,对国家管理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特点:‘一切以科学讲话’。”

停了一下,L先生接着讲:“在后面,你们还有一个补充,‘以国民的不断成熟为前提;不论职位高低和人数的多寡,不论是谁,谁讲的对,听谁的’。这个定义十分准确。

这是一种体制,由这样一个体制,可以使人搭建起一个对所有问题研究和解决的平台,集所有人的力量,将各种科学的思想、理念、理论、方法、技术、手段溶入其中,以求各方面的问题,获更好的解决。 

这才是民主。关键是从人性、事理研究开始的科学的铸入。

对科学,既然你们已经完成了研究,就应该向外冲刺。”

李毅:“我们是在冲刺,但是在眼下,以我们的情况要想做到这一点,很难。”接着又讲了一遍:“很难、很难。”  

浑浑噩噩,是现在世界的最大问题

我接着讲:“我们不但早就将成果拿出来捧在了人的面前,而且对政府、学界和媒体早就都做了很多工作,所有结果都不如人意。

前面我讲,我们开过一个讲座,对‘基础’、‘大门’,所有人都能理解,所有人都能以逻辑对我们的研究做出判断。但是想以此能改变什么,以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听这些,那次讲座,参加的多是熟人,有的原先对我们的研究就有了解。对社会,对其他人,即使是将材料捧在面前,也很少有人关注。”

对此,我们感到叹息。在讲座中我们有一个举例,讲的是一个病房日记,一位30岁不到年轻人,他那个病房都是和他一样的年轻人,都是癌症患者,眼下注定了人的命运。现在医学实际只在一个极低级的状况,如果有对科学的研究,情况很快就会改变。由此可以使人形成对科学的高度组织,使医学,使所有研究得到以现在不可想象的快速发展。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小女孩的日记,催人泪下,请看一下截图:


1.jpg

我们知道,即使是以“三劫”,以这样的方式,你告知,示警,对很多人都丝毫没用。换一个角度,我们继续告知,谁能保证,谁能肯定自己,包括自己的亲人,就不会有这样的劫难?但是以这样的告诫,仍然起不了多大作用。

停了一下我继续:“不是不能懂,而是因为不愿意碰。每一个人都不愿意负责,每一个人都想活得轻轻松松。现在人已经意识到,科学是人赖以生存、发展和进步的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包括疾病,包括这些的应对,都要依仗科学。但是对这一课题,话我们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依然打动不了现在的人,很多人,尤其是其中一些关键的人,始终不愿意多一眼。这是一个很荒谬的情况。

由对科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使社会的研究也进入科学,而且可以使科学获高度组织,使所有研究得到加速。现在的浑浑噩噩,才是最大的问题。” 

六、问题的研究,对人思想、灵魂的揭秘

不仅是对学界,包括联合国,我们都早就做过很多努力。下面是对科学,对现在人思想的揭秘,讲的都是一个个故事。

从知道、认识到行动,有一个遥远的距离  

李毅:“人,即使是对什么是科学,对这样一个研究愿意看,从知道、到认识、到思想、到行为,这中间也有一个很长的距离。

首先,人即使是愿意看,而且对这一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表示赞同,也未必就会沿着这一研究,去思去想;即使是去想了,也未必就会有行动。能通过对科学的认识为人类发出呼吁,或加入这样一个研究的人,很少。 

以上讲的是个人。社会的改变需要有集体的行动,由此才能影响更多的人。若是靠自然发酵,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由此才有可能影响到国家、影响到世界。为此,必须有思想的动员,需要有很多人的行动。我们不具备这个条件。以现在,想达到以上,最好的预测,也要用上几十年。

以上只是往好的方向作的一种假设,而实际,有很多东西是会被丢失的。人的历史,有很多科学和有价值的东西都被丢了,我们的研究和成果,如果没有人坚持,也有可能会被丢失,会被各种信息湮灭。”

 “有没有捷径?有。”我接着讲,“能够以最快速度使人走向科学,使人得以改变的是政府,但是这首先需要有政府思想的改变。这一改变,有很多环节,每一环节都有一个个的人,唯有通过这一个个的人,才能使政府的思想产生变化。对此,以我们,更没有这样的能力。

整个人类,对科学,对现在,包括我们所讲的危机、劫难,几乎没有人认识。美国被认为是现在最发达的国家,可视为是现在的代表,从拜登、特朗普可以看出,人的所思所想,与科学,与我们的所讲没有关系。

现在没有人从科学,从我们的角度关心着国家,关心着人类。从领导层观察,中国的现在视乎还略有这方面的动机,思想要略深沉一些。由这样一个状况,使我们与政府,使我们在与他们接触时,让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感到很是突兀。没有人关心,在整个政府序列,对我们的研究和建议,所有人都就像没事人一样。包括司局级、副部长级,包括这样的领导。”

能完成研究,但是对如何才能打动人,却感到无力

为此我们实际早就使出了浑身解数,由此让我想起了我老师20年前的一件事。

我老师2001年通过中国的全国人大,经32位代表联名,对政府提出过一个名为《关于国家管理科学化的议案》。没过很久,与国家相关部门的一位领导又做了一次长谈。除了以上,还有过很多努力。但是结果,结果是所有的结果都没有结果。 

经一般渠道,要通过很多关卡,为此我们已有过很多建议,但是要想送到关键人的手里,太难了。转眼又是很多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来的人脉已丧失殆尽,以现在,更是没有办法。 

回头再看,即使是送到所谓关键人的手里,又能怎样?  

李毅:“对什么是科学?对这个课题,从1972年开始,我老师一下子研究了近50年,整个研究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有无数的问题攻克,直到进入源头,进入到科学的极深地段。经过对源头的观察、研究、勘探,又形成了很多理论。当完成了整个研究以后,为成果,却感到身心无力。   

为此,他感到焦虑。现在他的身体在一天天的衰退,最大愿望,就是让人能够明白科学,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能够在人的关注下,对科学做出解释,并且对所有的问题做出答疑。他每天都在浑身的疼痛之中,时常担心自己能否再做坚持,但是每天都还在研究,而且每天都做的很累、很累。

物理、化学是科学的基础?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现在,连这样的问题都没有人愿意思考,不愿意讨论,说明现在不仅思想僵化,而且在根本就不求上进。像这样一个情况,让人想到无知和迷信的中世纪。

‘思想创新、理论创新’,不要看人讲什么,要看实际。至少在眼下,包括政府和学界,不具有真正继续向前的能力。”

从众星捧月,到遭人奚落

接着我讲一个故事,一个发生在我老师身上的故事。

80年代初,在中国有一个时段被称为科学的春天,我老师的一篇文章引起轰动,该论文的名字叫《人的需要——二维结构理论》,在全国的会议被认为是“行为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对世界行为科学研究的一大贡献”。这是一篇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基础上的再做研究,将马斯洛的理论称为一维,他发现了另外一维,由此构成了一个二维理论。我老师是中国行为科学学会的创会成员。

以上对人性的研究,无疑是一大进步。当时对人性需要研究的人很多,只有这一研究得到了认同 马斯洛对自己的研究,一直想有更多发现,在临终前还在对自己的理论做着修改。由此受到了众星捧月的礼遇,到处都是约稿和会议。为专心致志,我老师选择了静默研究,到80年代后期,与学界基本断了联系。

转眼十几年过去,‘三维结构’理论出现,又过了一些年,‘四维’理论出现,接着又有了‘人性体系——人性架构’的出现。这时文章已经没处发表,没有人愿意看,更谈不上去理解。

多年前他的一篇论文,一家期刊在退稿时附有审稿人的意见:请上网查一查,看有没有人性体系——人性架构的概念,并斥责,对问题的研究要有逻辑。 

李毅:“由众星捧月,变成遭到这样的奚落。

一边是学术的衰落,另一边是突飞猛进。

不仅是行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和科学学也是一样。对这几个学科,在前面已做了表述,我们的研究,与现在的认识,早就已经不在一个世界。” 

学界、媒体,思想的滑稽

李毅:“与期刊联系,‘物理、化学是科学的基础?’对这样的文字不需要耽搁,无论哪家都会有一个反应:‘这人脑子是不是有问题?’随即就会将你扔进垃圾。这些是具体,下面讲整体。

什么是科学?这是一个整体研究,对这个问题,由于一直没有人回答,所以有个时段,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曾是个热门话题。但是这些研究,都是从史学,或科学哲学的角度研究的,由于方法问题,一直没有让人满意的结果,以此,在最后乃至让人感到厌烦。

由此使一些人只要看到这样的文字,就有一种感觉,这又是谁在用这个课题在骗人。加上工作的敷衍,因此,当我们与媒体联系时,境遇可想而知。

关于此,有很多故事,不知是否要叙述。”

L先生扬了扬手示意继续。

李毅:“关于什么是科学,多年前我们与一家大学的出版社联系过,只是电话,因为他们学校头年刚有人出版过这样一本书,只是想问一下情况,只讲了一句,‘我们有一本书,名字叫什么是科学’,连话都没有说完,就听对方撂出了一句:‘这是只有牛顿和爱因斯坦才能研究的,我们不出这样的书’,接着就听‘叭’的一声,完了。 

下面讲期刊。关于科学,就这个课题,我们不但给杂志投过稿,而且还给期刊和相关的组织提出过很多的建议。这里讲一下《科学》Science,还有《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得到答复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不适宜他们发表,或不在他们稿件的受理范围。《科学》杂志以科学命名,不受理什么是科学的研究,岂不是笑话?

而以上,对《科学学与科技政策》,更是讽刺。科学学是干什么的?这个学科之所以出现和存在,就是为了对科学这样一个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搞清楚什么是科学,且信誓旦旦,必须对科学做出准确的定义。现在他们干脆将目的给扔了。

下面讲科技政策。他们的名称是‘科学学——与科技政策’,不对科学进行研究,不了解科学的内容,不知道架构,不知道科学产生、形成、发展的规律,科技政策,是怎么研究的?以上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现在还就是这样。

现在的人已经不要逻辑,不需要道理了。”

我最后做了一个强调:“这就是现在的学界,现在学界的状况。” 

对科学的背叛,以上是对科学的背叛

李毅:“以上全是基本也是最简单的道理。如果讲政府对我们的建议不愿受理,或,以现在的思想还可以强词夺理,像这类期刊,对这样的研究和建议也是这样,以此,人还怎么发展?这不仅是贻误国家,而且是在贻误整个人类。”

接着我以调侃的语气讲:“现在没有仲裁,如果有仲裁的话,就应当将他们拉出去枪毙。”接着我又讲,“当然这个枪毙不是真枪毙,而是要公示,相关人要道歉,要结束其职业生涯。”

讲到这里,让我想起现在一件奇怪的事,一篇以‘意念’将“熟蛋返生孵小鸡”的论文,发表在一个杂志上,这篇文章被揭露后,立即引起人的愤怒,很多人认为,这是作者在愚弄人的智商,更多人,则在追究审稿人和杂志的责任。

这是一个明显违背科学的事件。而我们的研究,则是在指明整个科学的情况,但是却不被发表,这就是现在的情况。以上不仅涉及科学,而且涉及道德,涉及人一些不愿意公开的秘密。

期刊和媒体实为公权,不但要受到科学的制约,而且不能受到非道德因素的影响。

“对科学的背叛,这是对科学的背叛!对我们这样一个研究的态度,可不可以讲是对科学的背叛?”

我停顿了一下:“现在的人只愿意停留在已知,略向前,略跨出一步,马上就变得糊涂,且变得失去了逻辑,没有了理性。” 

联合国也是一样

李毅:“除了学界、媒体,包括联合国也是一样。在疫情中有‘三不知’的干部,另,还有一些不作为的组织。关于科学,对政府在前面已经有叙述,联合国也是一样。对联合国我们不但反复发出邮件,而且还以快递,将纸质材料也发了过去。

天劫、地劫,尤其是人劫,现在世界的情况已非常紧急,联合国甚至连我们材料快递都没有人接,他们与那些不作为的组织和三不知的干部,有什么区别? 

对科学,在前面我已做了叙述,对整个问题的研究和叙述,已十分清晰,尤其是‘基础’、‘大门’等,内容并不复杂,连一般人都能看得明白。给他们,给期刊和相关机构的材料,包括世界观、价值观等,讲的要更加详细,但就是没有人理会。”

讲到以上,我甚至都有一些气愤,“以上,是因为略超出现在就没有把握?还是对科学、社会和人类在根本就不负责任?”

讲到这里,我想到我老师刚收到海南大学一位朋友的来信,摘录一句:“但凡国家内外,从来没有因为知识界某一著作或文章所可翻转乾坤的。稍慢一点吧,这样说,是为先生的身体担心。”这或真是现在世界的状况。

七、”糊涂门“——“超越还原论事件”

“超越还原论”,在代表着现在的思想水平

1999年,《科学》杂志就“复杂系统——超越还原论”出了一个专辑,提出观点,要想理解生命、发展技术、提升经济,做到可持续化发展,我们方方面面都必须超越还原论,用复杂系统的角度去研究我们身边的问题。为此,复杂科学研究若想有所获,就必须超越还原论。

以上可代表现在的思想,代表现在人的水平。

荒诞,“超越还原论”是由于不清楚科学提出的课题

L先生:“超越还原论,是因为没有对科学的研究,是在对科学茫然无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个遐想,是由这一情况提出的课题。”

李毅:“是的,这实际只是一个遐想。以上被认为是现在科学的最前沿课题,是现在思想的一个标志。《科学》Science是现在科学的顶级刊物,因为有了它的发起,所以有很多国家,直到今天都还在做着这个研究。

科学是一棵大树,有根基、主干,还原论,属于根基。现在人只能看到树的枝叶,仅凭此,就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人必须有从系统——从更高维度对整个科学的研究,才能看清整个科学的状况。没有以上,仅凭一知半解,实际是连一知半解都没有,就能做出这样的论断,是非常滑稽和非常莫名其妙的。超越,是以新换旧?是其它什么?

还原论是在上世纪50年代,人对物质研究所作的一个总结 可通过词条搜索。以认知,现在人对还原论只能算是‘知道’,只是在‘知道’的状态,没有深化,甚至连怎么用都谈不上。一个举例,人如果有对还原论真的认识,在生命的研究中,对基因组的测序,在上世纪50年代就应当开始了。

上面讲生命,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思想和人性。

对思想和人性,前面我讲行为科学,人必须对人性作系统的研究,从整体到局部到细致,再回到整体,以此循环。这其中就必须有对人性的层层剖析,由此要研究到人性中的每一个“分子、”“原子”、“粒子”。由此才可以看到人性的架构,形成对人性的系统认知。 

而现在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研究,乃至没有这样的意识。如此人可以做出判断,现在对还原论是否已经有了真的认识?”

需要了解科学各组成的作用

李毅:“系统论和还原论是科学的两个基本理论,属于基本的思维方式,均是科学的组成,有各自不同的用途。还原论的主要作用是向下,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剖析,做层层的分解,以经此看清问题内在的情况,然后再回到原点,以求通过这样一个方法对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这是对问题研究的一个有效方式。

讲还原论不得不讲一下整体论。整体论可以视为与以上相反,唯有将所有的一切做层层归纳,才能从整体形成对所有一切问题的正确看法。这两个理论都含有系统的概念。

以上是个大概。系统论讲的是什么呢?讲的主要是关系,讲的主要是整个问题——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各方面的关系,讲的是各方面的连接,由此结合实际,可以形成对问题和系统的系统认识,以这样一个研究,可形成系统认识论、系统方法论、系统管理论,接着还有,可以此对科学和问题,形成更为系统的认识。”

各司其职,科学的各部位不可能有谁超越谁这么一说

我接着叙述:“现在的问题是,人没有这样的研究,所以人没法了解科学的情况。”

薇薇:“科学是一棵大树,还原论、整体论等属于根基,向上可生出主干。科学是一个有机体,所有部位各有功能,所有的组织都是‘各司其职’的,包括枝叶。人要想方设法找到科学的所有组成,组织的各部位,不可能有谁超越谁这么一说。”

李毅:“花、果会有更新,但是根基、主干,是不会变化的”

现在人对科学,仅有还原论、整体论、系统论,而且只有极为浮浅的认识。以对科学的研究,仅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有十个维度的思考,它们都是各司其职的。如果将科学视为是一个人,一个机体的话,肝超越肾?脚超越手?如果这样讲话,是不是太过荒诞,太过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难怪我们的稿件和建议连连碰壁 

我连续讲了以上,以上就是现在人对科学的认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也难怪我们的稿件和建议连连碰壁。 

接着我讲:“《科学》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刊物,是对世界科学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该刊物为眼前和具体,做了很多工作,‘超越还原论’的提出,可以认为是为科学所做的努力,但是对科学不能是这样的研究。”

停了一下我接着讲:“除了知识,现在的情况,与人的自身有很大的关系。有很多人自视有很高水平,对与自己的研究和认识贴近的东西,还能探讨,对明显超出自己思想的东西,在根本就不愿意讨论,甚至根本就不愿意去看,而且,他们很轻易的就敢将你否定。然,这些人却在把持着期刊,把持着学术的命脉。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情况,由此会产生很多的不妙。

前面我已经以人性的研究做了举例,在《人性需要——二维结构理论》问世时,受到了众星捧月,可是经‘三维理论’、‘四维理论’,到提出整个人性架构和人性体系的时候,却遭到了训斥。  

从宏观、系统、未来的角度,这些人,这种思想,对科学,对人类实际是在起着一种阻碍和反动的作用。” 

从“基础”、“大门”可以看出,我们的研究已非常清晰

L先生:“以上是因为无知、自大、盲目自信和缺乏进取闹出的笑话。”

李毅:“是的。无知、自大、盲目自信和缺乏进取等,是现在人类问题的主要原因,由此使人对整个科学缺乏高屋建瓴。

现在人只能看到眼前和科学中的一些细枝末节,由此限制了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圈在了一个无法看到整体、系统,无法看到整个科学的狭小范围。《科学》杂志如果能从整体、系统的角度,从方法和思维方式——从源头开始,提出什么是科学?提出对整个科学的研究,对世界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L先生表示赞许。

我接着讲:“这才是胸怀。我们之所以将超越还原论,称为‘糊涂门’,是因为想让人看清现在,而不是为了对谁的贬低。

精神面貌,主要是思想的原因

人需要有整体和系统的气度,唯有站在全局和系统的高度不断的寻找问题,人,才有可能认清问题,认清自己,才有可能会有目标,才有可能会有前进。

经过整个研究,我们得出现在的一个‘六不’状况,最后一个是‘不知道什么是最大的问题’。经过梳理,现在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是阻碍科学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对科学我们不但做了研究,而且还从‘基础’、‘大门’和‘六不’等,对科学和现在做了反复梳理,只要有略认真观看,不可能会不明白。然现在,尤其是那些关键机构、关键部门,包括媒体,愣是不愿意明白。” 

坏孩子

现在有很多人,只愿意吃“快餐”,不愿意看理论;而另有一些人,他们本就是一个坏孩子。没有人意识到,对科学,对以上的研究是为了人类,不但涉及社会,而且牵涉到整个人类的生死。

实际,对一些人,即使是告知也没有用,因为除了自己,他们根本就不会顾及人类。

我略带气愤:“不通人性,不懂事理,是人对一些冥顽不灵的坏孩子的形容。这主要指那些关键机构、关键部门的人,包括一些学术大咖。学界、媒体,肩负着未来,但其中很多人,对以上就是不愿意理会。

对科学,几乎没有人认为这个研究与他们有关,不认为他们应负起责任。另,由于该研究已经远超出了他们的思想,超出了他们的心理准备,在心中感到无所适从,所以有很多人在心底就不想,而且也不愿意明白这个研究。

重要的是,这里有很多人却垄断着期刊,垄断着发言的渠道。这些人就是以上的坏孩子。”

L先生:“这是现在最要紧的一个状况。”

李毅:“盲目自大,除了以上,人想的不是问题,不是如何改进。在学界,人喊的是星辰大海;在政界,人讲的是伟大、再次伟大。”

我接着讲:“天劫、地劫、人劫,尤其是人劫。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你厉害,我们比你还要厉害。所以,有很多人都在比凶斗狠,一边比着杀人武器,另一边比着阴险狡诈,软硬一起上,久而久之,人劫就是这样产生的。” 

发表了又能怎样?仅靠学界没法牵动世界

以现在的思想,以及人对科学的态度和认识的水平,仅靠学界不行。即使是有期刊发表和学界的响应,也很难形成对世界的推动。在学术上,我们曾有过很多发表,包括专著,除此还有自己的网站。我们的网站,每天都有人浏览,这些,对社会几乎起不了作用。

关于思想的改变,除非有诸多重要期刊和很多影响广泛的大众媒体的共同参与,并且以此做集体的配合。

我接着叙述:“我们的一些文章遭到拒绝,实际,即使是发表又能怎样?即使是有连续发表,对现在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我们曾有过一个想法,通过组织搞一个‘沸点运动’,以一点为突破,以点带面,形成对科学的推动。以期通过这样的行为,形成整个人类思想和世界的突变。

为成果推广,我们已尽了最大努力,并拿出无数办法,但是以我们的一己之力,没法让人形成关注。虽有不少赞同,但只限一般学者,而且只有很少人,因此根本就形成和改变不了什么。

现在科学是一盘散沙,所有研究各自为政,整个科学一直处混乱和无人管理的状态。对整个科学究竟应该怎样?没有人清楚。学界的每一个人,都只是科学这个工厂里的工人,没有人能站在全局高度,对科学作系统研究,更不要说对整个科学的组织。现在世界,对以上没有人考虑。”

科学实际是政府的事,与政府有直接的关系,唯有政府才能改变现在

L先生:“在科学中,政府是更重要的一块。”

李毅:“我们也是这样认为。” 

停了一下接着我讲:“以本来,科学实际是政府的事,与政府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眼下,政府比学界还要糊涂,所有国家的政府,没有人认为科学是他们的事,或与他们有直接的关系。

按实际,政府与科学不但有直接关系,而且必须精通科学,谙熟科学产生、发展的规律。这里讲的不是枝叶,不是具体,而是整棵大树。

政府如果能有对科学的认识,就可以对所有的研究进行组织,然后按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科学和科学的研究作科学的管理。以此,自然、社会等所有的研究,很快就会进入一个新的状态。

人曾有一句话叫‘外行不能管理内行’,这句话应这样去解释:‘对科学,政府本来就不应该是外行’。然,现在无论是哪国政府,都没有这样的意识。现在人,与我们的所讲,不在一个世界。”

对政府,包括联合国我们已经一次次的发出建议,包括议案,讲到以上,在心里感到很是郁闷。

1520年,500年前,地球时值英国都铎王朝亨利八世、法国瓦卢瓦王朝弗朗索瓦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即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朝鲜中宗李怿、罗马教皇利奥十世、莫斯科大公国瓦西里三世在位。是日本后柏原天皇文正十七年,中国明武宗正德十五年。在那时,如果有人告知现在有飞机、高铁、手机、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卫星等,人肯定会认为你不可思议。

转眼500年过去,现在告知,科学其实并不是现在的认识,现在的政府,丝毫不比500年前有多大的长进。

接以上:“问题在,人的思想一直陷于眼下,我们根本就没法让他们脱出窠臼。关于政府,在前面我已做了叙述,要想使政府的思想转变,需要通过层层关卡,与学界和媒体相比,在这一层层中,想通过更难。由此使我们感到非常无奈。

又是一段停顿。

L先生讲:“问题的最终还是在人。”

企业的响应是一个途径

接着是一段沉默, L先生最后讲:“如何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是个关键。”

李毅:“想听一听您的建议”。 

L先生:“将人的思想从窠臼中拖出来很难。银河系的其它星球,在进化过程也有这个情况,可尝试其它渠道。

听L先生讲以上,我心想,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讲到外星的时候,讲的好像就是他们家的那村、那店,知道的这么清楚,而且还这么肯定。

薇薇:“还有什么渠道?”

L先生:“有很多事有千回百转。在银河系,有的是因为企业,有企业家的主动,一些人从经营中抽身出来,开始心系种群的发展,他们看到了科学与人的关系,最后是由企业家出面组织的‘科学促进会’实现的。由此使人从基础开始,形成了对整个科学的认识和推动,形成了人思想的转换。”

停了一下讲:“这也是一个途径。”

接着又停顿了一会,L先生接着讲:“关于此,你们可尝试。总之,不论怎样,都需有更多人的参与,需要有一部分人的最先行动。” 

树立信心

L先生接着讲:“世界的改变,必须有民众、有各界以各种形式的参与和支持,有很多人的作用你可能会想不到,但是他们却可以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紧急,但不要急躁,更不要焦虑。因为你们已经有了对科学的研究,这是最基本的。突变总是从一点开始的,这个点和突变的过程带有偶然。企业?政府?媒体?再或……,世界有很多企业,很多国家,只要有这诸多中的一点,只要有部分人的行动,整个世界,在瞬间就会有改变。” 

需要经费

李毅:“没有经费,我们没有经费。”

我停了一下接着讲:“一般人可能想象不到,对科学,对这样一个问题的研究,历经几十年,我们没有任何一点资金的资助,包括工资。为宣传,我老师准备将所有的家当都卖了,以作最后的冲刺。” 

L先生:“这是一个遗憾,对这一点我们真的还不太清楚。”

他接着叙述:“由于你们已经完成了对科学的研究,如果以社会操作,纯粹以资金使人形成对科学的认识,形成这样一个突破,实际也要不了多少资金,只需要建一座大桥,一栋大楼,或几十公里高速路的费用,就可以使整个人类的思想,接着是整个世界得彻底的改变。

你们要想法与企业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只需要建一座大桥,一栋高楼,或几十公里高速路的费用,就可以使整个人类的思想得彻底的改变,接着是世界的改变。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没有作过这个测算,如此成本,对现在是不是不可思议? 

听到L先生讲以资金形成突破,我想到以上。

L先生:“对科学,你们已经讲的很清楚,有很多企业家有更高理想,更高的理性。以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为例,现在有很多企业家愿意为人类,为公益做出贡献。

我相信通过对科学和现在情况的叙述,人会看出究竟什么是人的需要,什么才是现在人、国家和世界的最大问题。” 

停了一下,L先生接着讲:“请企业参与,由企业为主导成立世界科学促进会,是一个办法。”

“人传人。如果想有企业家的参加,可通过人传人,以这样的方式与他们联系,以这样的方法将你们的研究传递出去。” L先生接着又给了这样一个建议。

八、现在离危险已经很近

人始终都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更谈不上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这些是现在世界和人思想混乱的直接原因。 

现在离危险已经很近

L先生接着讲:“世界观、价值观是关键。现在的人离危险,离巨大的灾难已经很近,时间不能允许。因此必须迅速改变人的思想,改变人对科学,对世界观、价值观的看法与认识。    这,已经是当务之急。因唯有改变人的思想,改变人对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才能使人脱离灾难、离开毁灭。”

李毅:“是的。”

世界观是科学的核心

接着我讲:“我们不但完成了对科学的研究,而且经科学完成了对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并且给世界观、价值观做出了定义。 

什么是世界观?对这个问题就像对什么是科学一样,人始终在不清楚的状况。世界观首先指的是科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接着是对世界观察、研究和认识的科学的方法、技术和手段,再后是由以上而形成的各方面基本的科学的思想、理论、理念。”

唯心?唯物?现在的人不知道什么是世界观

李毅:“世界观指的实际是科学,是科学的核心部分,是科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由于不清楚科学,现在的世界观是由哲学得出来的,什么唯心、唯物,人将世界观扯到了云里雾里,实际根本就不是这个状况。对哲学我们有专门研究,这门学科,以后将被系统科学、科学学等取代。 

连什么是科学都不知道,怎么观察、研究和认识世界?以还原论、整体论为例,没有对这些的研究,没有对这些的认识和应用,如何能有对世界的认识?当人弄清楚科学以后,情况就会改变。由科学,可以使人有正确的世界观,接着,就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价值体系。”

我接着叙述:“对价值观,我们不但做了研究,而且早就在网站——在我们的网站做了展示。它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依‘系统而科学的思维’为起点的有机的体系。

对以上,只要有交流,人就能明白。然,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无论怎么宣传,都形成不了效应。”

讲到这里让我陷入了遐思。对科学,你讲1,人或能想到1.1、1.2,你讲3,或4,就绝对不会再有人接茬了,无论你将问题讲的怎样清楚。

科学实际并不是个位数,往下,……就不要再往下了。 

对硬科学技术,现在的人能想到星辰大海;对社会,即使是科幻,人能想到的也还只有掠夺和战争。

L先生像是看透了我的所想,讲:“现在人的思想,离整个科学不在一个时段。”然后他接着说:“但是却不能等。”

公理、常识

李毅:“讲科学就必须有对科学的研究,不但要研究,而且必须清楚的知道科学的原由,知道科学产生、发展的规律,获知架构,做出定义。对所有的问题都应当是这样。”

“对所有的问题都应当是这样。”我重复了一遍。

接着讲:“公理、常识,无论是对什么问题,这都是公理和常识,无论是谁都能明白。然,轮到科学本身,却是现在的状况。”

政府、媒体和学界的责任

李毅:“这是责任。人如果能有对科学的认识,就可以使世界观得到改变,使社会的研究也进入科学,由此可以给人类带来永久的和平。”

L先生:“这是对人的最低要求。”

薇薇:“人的现在,不是哪一个国家的问题,是由眼下的历史,更主要的是其中一些人的浑浑噩噩和不负责任造成的,我们希望所有国家的政府、媒体和学界能有快速的改变。”

九、我确实来自外星

“我确实来自罗斯128b”。讲到这里,L先生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因为这个交流我们全神贯注,虽然在前面对他们的身份一直都在犯嘀咕,突然听到这一句,我和薇薇还是都被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

L先生讲:“不要惊讶,我确实来自外星,而且来自宇宙联盟,至于是一个什么状况,你们以后会知道。”停了一下,L先生接着讲:“现在我们还是讨论眼下的事情”。

他们就是来自外星!

我们只是普通人,以学术,我们断定宇宙肯定有高智慧生命,而且相信地球有外星人存在,但是在见了之后却不敢相信。

在给我的信中,L先生自称来自外星,我只认为是在开玩笑,在交流中,让我们有不断的惊异,这下好了,他老人家自己做了肯定。

听L先生这么一说,还是吓了一跳,实际L先生并不是突然的一说,在我们的交流中,已经有不少披露,只是我们不愿意相信。

你们已打开时空隧道,与宇宙人的思想,融为了一体

L先生笑了一会,说:“坐下、坐下。”

我们坐了下来。

L先生:“我先讲一下宇宙的情况。大的不说,仅讲一下银河系。地球人预测,在银河系,宜居的星球有10、20、60、200、600亿颗,这些都是人根据概率算出来的,银河系现在有高智慧生命的行星,有几十颗,他们都成了真正的人类。

地球人有‘时空隧道’一说,讲的是在宇宙中的穿梭,其实思想也是一个宇宙,也有一个隧道,你们的研究,已经打开了这个隧道,与宇宙人的思想,融为了一体。”

亮明身份以后,L先生的开场叙述,更是让我和薇薇感到震惊。

L先生接着讲:“对你们的思想,包括理论,以及你们对整个问题的研究和路径,我们一直都在关注,并且有完全的了解。我们发现,你们的研究不但很快找准了方向,而且研究的速度,在整个银河系都是非常罕见的。从无知,到对科学形成系统的认识,即使是作专门的组织,以组织的形态进行研究,也要经过几百年,而你们只用了几十年。 

人与原始人的区别在科学,在对科学真的把握。人一旦有了这一把握,在很短时间,思想和能力就会有千倍、万倍的提高。在资料中我看到你们也有这样的叙述,这是一个确实情况,只是在地球,除了你们,所有人还不能想象。” 

L先生的话,让我和薇薇感到鼓舞。虽然我们已明确,当人有了对科学的完全把握以后,根据科学产生、发展的规律,通过高度的组织,可以使科学达高度集约,所有研究达系统配合、系统运作、系统的联动,使人的思想和能力,达到一个以现在不可想象的极为高级的状态,但是现在甚至没有人愿意对以上多作一点关注。

现在政府关心的几乎全是眼下,个人关心的几乎都是自己。

不讲“三劫”,就讲每一位自己。前面我讲了一个病房日记,人如果有对科学的认识,就会形成对科学的组织,所有研究,就都会在一个很短时间达到一个极高的状况。以此,眼下的很多疾病,就都会在很短时间得到克服,很多的人和家庭就再也不会是现在这样一个凄惨的状况。

一切都只能靠地球人自己

L先生:“现在地球人,只有物质和生命的研究进入了科学,而且只是一只脚门里,一只脚门外。仅这样,科学就已经给人带来这么大的贡献,人如果明确了科学,进入了大门,接着向纵深行走,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由于对科学的认识差距太大,现在的人不可能有这么一想。事情虽简单,但是作为宇宙联盟,却没法帮助,一切都只能靠地球人自己。”L先生接着这么说。

戴薇薇插话:“你们为什么不能提供帮助呢?”

L先生:“银河系所有智慧星球的人,都是由智慧生物独立进化而来的,没有外力的帮助。因为对于人,在心理上有一个共性,在进化过程,如果有外力帮助,这个星球上的人,在心理上就会有一个阴影,自卑的人会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这个阴影永远都消除不掉。

这样的一个情况,会对整个宇宙的文明非常不利。为保持宇宙的安宁,所以,所有智慧星球人的进化,都是由自己的独立进化完成的。”

薇薇:“L先生,我感觉您已经在对地球提供帮助,与我们的见面,您讲了很多,不但让我们有许多获知,而且还给我们增添了信心。” 

L先生:“这不能算帮助,你们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完全的科学状态,思想与宇宙人已经可以做到了对接。这一切是你们自己完成的,你们的同胞只要能接过这个研究,根据规律对科学和科学的研究进行组织,所有方面很快就会进入一个跃迁的状态。”

“傻瓜管理”

L先生接着讲:“我看你们的资料,你们的老师在20年前有一本书,叫《国家管理科学化》,有一个预测,当人类完全进入科学以后,国家、社会和世界,最后会进入一个‘傻瓜管理’。只要思想进入了科学,这些实际只需要几十年,也可以讲,是在瞬间就可以完成的。

现在银河系所有智慧星球,都进入了自动化管理,根本就没有地球动辄的游行、抗议,一切都非常美好,更不要说战争;思想能力,及对科学和社会的组织,让现在的人根本就想象不到。以上就像天方夜谭。” 

地球人的进化——科学的路线出了问题

L先生:“历史倒退,人口大规模的毁灭,这样的预测,对地球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靠你们自己。

地球人有一个‘宇宙大过滤器’的假设,这个假设的描述,是一个真实情况,绝大多数的宜居星球,当有了生命以后,基本都被毁灭了,或者被圈在了低级形态。天劫、地劫、人劫,这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这其中的第三劫,是由人自己造成的,一般生物没有这个能力。唯有当某星球有了智慧生命以后,才有可能会有人劫,才有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状况。

并不是所有星球都有人劫,地球人之所以会有这个状况,是因为地球人的进化路线出现了问题。智慧生命能够变成真正的人类,靠的是科学,不但涉及思想的进化,而且涉及一个路线问题。在进化中,人如果能先有对人思想、行为和社会的研究,使社会的研究率先进入科学,然后进入物质、生命等,地球就不会是现在这样。

这是一个正确的路线,如果是这样,人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矛盾,更不会有战争。”

双刃剑

L先生接着叙述:“现在世界是一个一团糟的状况。如果社会的研究率先进入科学,人的思想早就会进入大同,人几乎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社会根本就不会是现在这样。

由此,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现在的这些矛盾,根本就不会存在。正是因为你们的进化路线出了问题,所以才有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说法。

对物质的研究率先进入了科学,对社会的研究,始终还是原来,对物质的研究,有了成果,立即就把它们用到军事上,用到战争,这是一种弯路,是地球的情况。 

银河系进入高智慧的星球,也有这个情况,但多数不是。”

一切都是因为偶然

L先生:“回到科学的大门。地球人的科学,是先从物质的研究开始的,这个研究已经有几百年,然后是对生命的研究。

对生命的研究,是从解剖学开始的,近几十年进入了细胞、基因,以人类基因组测序为标志,现在的这一研究,已经进入了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阶段,由此使生命的研究,也有了一个从基础到应用的过程,但是远不成熟。  

而对社会的研究呢?还是以往。因此对社会,人的思想,一直都还在原始的状态。   

在对基础的叙述时,你们有一个比较,对物质和生命的研究,有一个从基础到应用的过程,后续,都是踩着这个过程——一步步走过来的,对具体的研究,谁都不敢胡说八道。对社会的研究呢?没有基础,以至,不论是谁都可以随意的提出看法,而且是张口就来。”

我讲:“是的。”

L先生接着继续:“我看到了你们对科学的分类,你们将科学分为横断研究和实质问题的研究两块,每一块有五个类别。你们将实质问题的研究分为:a物质、b生命、c思想、d社会、e管理,这个分类是对的。这五类问题的研究,一个比一个复杂,地球人的科学,是先从物质,是先从最简单的问题研究开始的。

这个情况并不是注定的,哪一类问题的研究进入了科学,哪一类为先,一切都是因为偶然。包括整个宇宙,因为所有智慧星球的人,在对这些研究以前,都没有对科学的认识,所以,对于以哪类为先,不可能会有选择,全是碰,全都是因为偶然。 

一切虽然如此,但是回过头来看,以哪类为先?也还是有一个正确与不正确。地球人走的,不是正确的路线。”

在表明银河系的情况以后,L先生讲:“我关注过你们的历史,地球人的路线,原先并不是现在这样。”

十、宇宙智慧生物的进化,地球人曾有过正确路线

李毅:“确实,是的。”

我接着讲:“如果论行为,地球人在2300前就有了以科学对人的研究。中国在春秋以后,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这些就是从人性,从人的思想、行为,从基础开始对社会的研究,由此走向应用,以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国家的管理理论。”

地球人曾有过正确的路线,对科学,对这一概念的研究是关键

接着我讲:“只是当时人不知道这叫科学,没有对这一研究的继续,在几百年以后,使这样一个研究,丢失了。

这是一次痛失。

如果那时有对以上的继续,有对思想和研究方式的组织和管理,并且以某种方式将以上固定下来,对社会的研究,早就进入了科学。接着,沿以上对什么是科学进行研究,弄清楚科学是一个什么情况,人的进程会提前很多。在汉朝,人类或许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科学的状态。” 

从偶然变必然

L先生:“是的,人,包括宇宙所有智慧生物的进化,在一开始,都是因为偶然。但是在接下来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对科学——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对科学,人一旦有了真的认识,所有的研究就会从偶然变为必然。由此人会看到,社会,或整个科学的进程,有一个正确的路线,接着就会按着正确的路线行走,这时的人,就不会再犯错误。” 

你们的研究都有可能会被丢失

L先生:“依现在的状况,包括你们的研究,都有可能会被丢失。” 

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这在前面你已经讲到。”

李毅:“是的,这是我们最担心的。由于我们的研究,离现在已非常遥远,如果不能被人认识,没有传承,不能形成气候,都有可能会被湮灭。这才是最可怕的。”

L先生:“在对地球观察的过程,我们看到了地球人的聪明、智慧,但也看到了人的浑浑噩噩,尤其是诡诈、自私、勾心斗角和不思进取。由此有了对人类灾难的预测,因此,也有了对你们这一研究的担忧。浑浑噩噩加其它,由此会阻碍科学,会造成对你们这样一个研究的湮灭。”

宇宙智慧生物进化的过程 

L先生:“人的进化,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准备,二是思想的转化。首先需要有文字,需要有成熟的文字体系,这是在为科学做准备,是科学的前提。在这以后,一般要不了1000年就会有科学的行为。以此继续,约经300-800年,就会有对科学的系统认知。”

讲了以上以后,L先生又讲了一句:“科学的行为不等于科学。”

薇薇最感兴趣的就是宇宙智慧生物的进化,所以,她在听这一段时,异常兴奋。

又停了一下,L先生讲:“地球从有成熟的文字到现在,约有3000-3500年,按说早该有对科学的系统认知,可如今依然混乱,就是因为进化的过程出了问题。” 

L先生面向我:“中国在2300年以前,就有了以科学对人和社会的研究,这是一种从基础,从人性、从细微研究开始,进入社会,进入宏观,气势磅礴,对整个国家的管理研究,由此提出法治和礼治的方略,使国家的管理进入一个相对科学的状况。

‘孟母三迁’,孟母为何要三迁?人如果知道这个故事,就可以知道那时的人,对人性的观察和研究就已经非常的仔细。对基础,对人性的研究,虽不成系统,但基本的方法是正确的。

这是一种科学行为,但是不久,人就再也没有这样的研究,科学再无从谈起。”  

李毅:“是的。也因此,对社会,现在的研究甚至越来越混乱。”  

L先生:“在人类历史的过程,有很多零散的科学行为,这些没有多大意义,对这样的行为不做计算,由此一下子过了2000年,以牛顿为代表,才有了科学的再次出现。这次,不是以往的沿革,不是从人的思想、行为、人性的研究开始对社会的研究,而是对物质的研究。

智慧生命科学行为的产生,在开始,没有一个是受科学的思想支配的,因为在这之前没有科学的思想,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所以,即使是这次科学的到来,也只是因为偶然。

与2300年以前相比,这次科学的对象不同,但是功夫却远为扎实,使人对物质,对这样一个问题的研究,做到了落地生根。从力学、光学、电学,以及物质的分子、原子、粒子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从基础开始的系统研究。接着是工程科学、技术科学等,由此给人带来了极大的贡献。”

关键,还是没有对科学这样一个概念的研究

L先生:“但是如果对这些研究给予定性,这些依然还都只能算是偶然,只能算是因为一个个偶然而形成的约定俗成。关键,还是因为没有对科学这样一个概念的研究,由此使人对科学一直处糊涂的状态。

对已经走过的路,甚至都没法总结,对什么是科学,到今天人仍然说不清楚。也因此,对社会的研究一直没有科学,由此使科学成了一把——即可造福人类,也可伤害人类的‘双刃剑’。”

李毅:“是的。人如果能在2000多年以前,就对科学这样一个概念进行研究,人早就会形成对科学的系统认知,以此回到社会,在思想上,根本就不会有对立。”

L先生:“现在的人不明白,在真正的人之间只会有帮助,不会有肮脏、龌龊,只会有集思广益和齐心协力,而不会有战争。这是人在成为人类以后,与动物的区别。”

互相帮助,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人的一个永恒

李毅:“是的,您讲的很对。从各方面的生产和研究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互帮互助、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给所有人带来的好处,经此,人可以看出这是世界的一个永恒的状况。”

我接着叙述:“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人的思想就会有彻底的改变,加科学的研究,世界观、价值观等,早就不会是现在。世界大同,人根本就不可能会有导弹、核武、纳米武器等这些可怕武器的出现。”

行为的矫正——使偶然变为必然    

L先生:“现在,科学这把双刃剑日见锋利,人应当看到,越往后,对人的危害就会越大。为此,人的思想必须朝科学的方向快速改变,唯有此,才能改变现在这种危险的状况。

地球人非常聪明,在2500多年以前,智慧就已经具备了向真正人类转化的条件。从中国的孔子、孟子,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可以看出,人的思想和智慧,在那时就已经到了巅峰。”

停了一会,L先生接着讲:“但是由于没有科学,人的思想一直缺乏格局,加上自私,后来的心思多用于勾心斗角,多用于相互的倾扎。沿这一状况,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李毅:“即使是科幻,进入了宇宙,在星际间,人也还是有战争。” 

L先生:“从很多科幻作品可以看出,人不论在哪里,都有战争,人将自己定性为必然有争夺、必然有战争的怪物。实际,真正的人不是这样。”

对科学、人和现在,L先生等于又作了一次总结。

思想隧道

由科学可牵动一切。不但可以此抗拒、减少和避免各种灾难,而且可以使人的思想、社会和世界得彻底的改变。

L先生:“什么是科学?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认识,是一个思想隧道,以此可以完成人的思想转换,使思想在瞬间进入一个新的时空。

唯有通过这样一个路径,才能改变现在,才能避免更大的动乱和灾难。”

又转回眼下

L先生:“你们现在已完成了这个研究,关键在要让人获知。” 

十一、再见

L先生:“社会的研究进入科学,世界大同,军队消失,人进入永久的和平,这只是对人的一个最低要求。接着是对科学的组织,使科学形成高度集约,所有研究,从最基础开始形成系统配合、系统运作、系统的联动,世界进入一个‘系统而科学可持续高速发展的状态’,这才是宇宙的文明。

所有进入高智慧文明的星球,都是这样一个状况。”

L先生接着:“以科学为界,是原始和真正人的区别。现在,地球人虽然也在讲基础和创新,但是讲的,实际只是自然的研究,而且只是其中的枝叶,与科学在根本就不是一个状况。”

李毅:“是的。以现在,人无论怎样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如何对世界的问题进行研究。一切都必须经由科学。在完成了对科学本身的研究以后,我们得出,在国家,在所有的事务中,对科学和科学研究的科学管理最重要。然,现在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忙于眼前。以美国,以拜登和特朗普为例,根本就看不到有这样的考虑。”   

L先生:“时间不能再等,因为战争,真的有可能会让这个世界退回到部落时代。不过你们不要泄气,以银河系为例,像这样一个文明转换,无论从哪一方面,只要有一点突破,整个世界就会有立即的改变。

以政府为例,世界的所有国家,只要有一国政府认同,所有国家都会有很快的跟进;若是以企业为突破,只要有一家有影响的企业的加入,随之就会有更多企业的关注。无论哪一点突破,世界都会随之沸腾。” 

李毅:“希望能是这样。”

转眼与L先生已交谈了几个小时,我们告辞,希望能与他们再见。

恰克讲他们可能很快就会离开这个地方,或离开地球。

出门时L先生讲,相信我们能成功,相信地球人能够迅速实现向更高文明的转换。

附:人类未来的共同价值体系

这里只是做一个展示,目的是想说明科学的状况,说明以科学可以对价值观进行研究,由此可以使世界进入一个新的状态。

1620554243894533.jpg

后序  

这是一篇小说,您可以将它归为科幻,也可以视为是纪实。我们之所以将这个故事讲出来,是想请所有的人为人类提供帮助。“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里讲的不是救人一命,而且拯救整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

相信会有很多人关注,并且为此提供帮助。这里提供联系方式,微信、电话:18616026287,邮箱:kailuzhe2010@vip.163.com 

希望凡是愿意并且能够为科学、社会和世界提供帮助的人,能与我们联系。无论您是什么人,不论是哪方面的渠道,或能够提供怎样的帮助。想深入了解这样一个研究,我们也可提供更详细的资料。

我们正准备成立“世界科学促进会”。凡是能够为此提供帮助的人,都可以成为会员,同时希望企业、媒体及一些组织,能够成为“世界科学促进会”的共同发起人。

另,也欢迎一些人能直接加入我们的队伍。


附件

1、学界对科学和我们这一研究的认识

在以上的研究过程,与学界有不断交流,不断征求人对科学和我们这一研究的意见。经几十年的研究,在2016年,我们又为此做了一个1.26万人的大规模的意见征询,对象是中国两岸三地重点大学和研究院所,副高职以上各学科的学者。下面是以往征询、调查得到的部分意见。 

浙大张炜教授:试图通过对世界万事万物的科学定义来系统解决问题,是一种新思路。

北京大学邹德春:我对此问题很感兴趣,愿共同探讨。 

北京大学张博:很好的问题。我把你们的信推荐给另一个学者,他对此类问题一直都很感兴趣。

北京大学王颖霞:什么是科学,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复旦大学周平:这是一个大而沉重的课题,需要花大量时间思考和论证。

复旦大学李维森:谢谢传来的大作!看来您对这个问题思考很久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人民大学陈劲松:简单浏览,觉得可以进一步论述和论证。

中科院徐坚:我想说的是,这个工作意义重大,非常之必要。

东北大学孙新波:我在海外访学,还没有来得及看您的材料,尽快看完后回复。

台湾中研院吳重禮:接獲此信,您希望我做些什麼?敬請說明,非常感謝。

台湾国立交大徐作聖:您是那個單位的研究課題?這份問卷從何而來?以前從未收到過。

大连理工陈悦: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阅读,感觉确实我们有些研究的兴趣是重合的,我们专业是国家唯一的“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博士点。但我现在不是很清楚,我们能在你这个重大项目里做些什么呢?

中山大学袁政:建议补充一章:“科学精神”。目前我国许多学者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人云亦云,科学的精神意义重大。

清华大学杨百寅:“科学是一个由几方面内容构成的复合体:首先是思维方式…”我认为科学思维方式背后更为重要的是对自然界的看法(认识论、世界观、信仰体系)。

清华大学贝淡宁:我同意科学很重要,可是科学是手段,可以帮我们达到政治的目标. 为了考虑政治的目标,需要讨论价值观的问题…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谢宇: By “science” we refer to a special kind of knowledge that is generated and verified through the use of standardized methods and that involves systematic experimentation and reasoning, often with the help of technology and/or mathematics.

广东省情研究中心辛一山:人习惯将自然研究方法(物理与化学盐焗方法)称为科学,将它先行定义为正确,以科学的名义冠名。如果给予科学定义,那么就是:科学是一种研究方法论。

南京大学陈均远:科学可简单定义为是人类通过观察和实验手段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系统性的知识。

南京大学宋友:我是搞自然科学的,仔细看了一下,里面好多东西都不懂,好多是第一次听说。

复旦大学谢遐龄:科学“定义”之说不妥,科学无法定义。

2、在第三届中国系统科学大会上的提问

除了以上,在一个千人的大会,我们又在会上做了“什么是科学?”的提问,以下是这个提问的视频。

从这段几十秒的视频可以看出现在人对科学的认识。参会的几乎都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界的学者,面面相觑,没有人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网址:https://haokan.baidu.com/v?pd=bjh&vid=7107805511800801896&fr=bjhauthor&type=video 

3、部分学者对曦朗研究的评价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张碧晖教授

与李明先生近一年的交流,感觉你对科学的涵义深有研究,这確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十分重要。

1620556184664785.jpg

台湾国立交通大学科技管理所教授徐作圣

李明先生,最近计划出本大作:《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内涵与定义》,书中多面向的讨论了科学的定义、方法、需求、介质等,极具参考价值,是当今科研工作者、政策制订者、产业科技发展者,乃至于学术界,企业管理、科技管理、技术经济必备的参考文献。本人从事科研及科技管理近40年,深深感觉到这本书的可读性。

然人类科技发展近愈千年,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才有系统性的理论架构逐渐出现,累积至今已有相当可观的成果。一般人认为:科技无非由四大体系所组成,包括 STEM,也就是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但此四大体系的本质截然不同,故难以简单的单一定义与方法所能涵盖。现代的科技基础是积于物理学与数学而发展出来的,具体来说,以数学的演绎与精密的物理理论架构累积而成。

这本书对科学做了重新分类,科学的分类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1620556270432256.jpg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沈德理教授

《科学的定义》是对科学本身、本体、本源的研究,它所回答的,是属于众所当知而又近于无知,并且早晚都必须“科学回答”的创新性问题,因此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从知识的角度,科学即是以已知为基础探求未知,并可以证伪的发现和创新过程。该著作架构与分析繁盛而深刻,不仅质疑,尤重建树,对行为科学和系统科学等讲的较细,不仅批评的很直接,而且告知如何去做,告知了诸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曦朗的研究深厚博广,逻辑自洽,自成体系。其中从研究的机理,对包括亚当•斯密,马克思•韦伯,弗朗西斯•福山,同样有所批评。学而后问,深求其微。推演和揭示出这样的图像,即“科学是一棵大树,对科学本身的研究是根基,由此形成主干,物质、生命、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的研究,都只是这棵大树的分支……”。 

对科学,我们一般了解到的是,现在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很高阶段,无论历史、现实,还是自然、社会,抑或三维空间,无不洞察精微。其实还有更多的未知,还有多少深奥之门未达。我读其书稿,虽然不甚了了,但管窥哲理之根须,领略未来国家、未来人类社会的理想,点化力道,实有震撼。

在此,顺致敬佩之意!

1620556351952712.jpg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奇英

现实对管理没有整体研究,都是直接进到各个分支。比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就设有财务金融系、管理科学系(下含技术与创新管理、运营管理)、会计学系、企业管理系

(包含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市场营销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这个问题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故事:盲人摸象。

几个盲人去摸一头大象,每人摸到的都是局部,现代管理学,与盲人摸象是一样的。我不认可每个地方摸一下,就能清楚企业的全部,必须有整体思考和整体的研究。由此得出的结果与一个个的简单叠加是不一样的,由此才能培养出更能胜任的CEO,现在的管理学还没有这样的研究。

专著《科学的定义》,恰好为创建这样的一门学科,提供了可能。我想可以运用书中提出的方法论,从普通管理学的研究开始,特别是其中的还原论、整体论、管理论,这也是我现在正在做的思考。

1620556395875038.jpg

南开大学档案管理学伍振华教授

深刻揭示科学的内涵,完整探讨其性质,形成最为广泛认同的科学定义,是一个具有基础理论奠基意义的重大选题。

山情水意曦朗科学常青藤

质疑辨惑理明研究不老松

恭祝李先生天天吉祥事事如意!

1620556438212021.jpg

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副院长汤建民教授

因为没有及时收邮件,因此耽误了回复。

科学学理论研究目前整体处于比较沉寂的状态,李老师的努力打破了这种波浪不惊的局面,我甚为钦佩!衷心希望李老师的专著能早日出版,给学界吹来新风。我会不断关注李老师的学术进展,并争取学有所获。

1620556476743872.jpg


曦朗智库  

联系人: 李晟

电话:021-58140358   18616026287 

www.xlglzx.org

kailuzhe2010@vip.163.com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小明
职位:站长
联系方式:18616026287
手机:18616026287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